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材价格“跌麻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

好友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7 09:00: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药材价格“跌麻了”!种植户哭诉:连土都亏没了,出路何在?
高久恒说药材
2025-05-16 23:27
新疆
导读

DeepSeek带你速览精华
2025年中药材市场遭遇价格腰斩,白术、当归等明星品种跌回四年前水平,种植户血本无归。三大元凶:产能爆炸、游资退潮、政策调控,导致市场陷入"产新即跌价"恶性循环。寒冬中,转向稀缺资源、科技赋能、产业链升级成破局关键。熊市是行业挤泡沫、回归理性的必经之路。
内容由DeepSeek模型生成
有用

一、现状篇:价格腰斩,市场哀鸿遍野

2025年的中药材市场,用“跌跌不休”形容毫不为过。曾经被资本热炒的明星品种如白术、当归、党参等,价格较2024年峰值腰斩,连翘、猫爪草甚至跌回4年前水平。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从2024年末的139.81点一路跌至2025年3月的136.62点,跌幅达2.28%,创近两年新低。

种植户血亏:河南灵宝市一位连翘种植户坦言:“前两年高价时一亩赚上万,现在连成本都收不回!”白术亩收益从7万元神话跌至不足万元,沙苑子价格暴跌26.91%,种植户直呼“连土都亏没了”。

经销商叫苦: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的商户表示,旺季档口“一天卖不动几单”,白芍价格甚至低于产地,库存积压严重。


二、原因篇:三大“元凶”击垮药市

1. 生产过热,产能爆炸

2023-2024年高价刺激全国扩种潮,2025年常用药材产能预计突破600万吨。多地产区盲目扩种(如新疆板蓝根、河北半夏),导致品质下降与供应过剩并存。

射干、黄芩等品种因前两年种植面积激增,2025年一季度价格暴跌超25%。

2. 游资退潮,需求萎缩

中成药集采扩围、药厂库存积压,采购需求锐减。部分药厂称“前期囤货还没消化完”。

资本炒作退潮后,沙苑子、猫爪草等“过气明星”无人问津,市场陷入“产新即跌价”恶性循环。

3. 政策调控与自然灾害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起严打囤积居奇,查处药品垄断案件15件,罚没17.71亿元,遏制投机。

寒潮、减产等自然灾害加剧部分品种波动,如2024年黄芩受灾后库存压力仍难缓解。


三、案例篇:从“暴富神话”到“血泪教训”

白术:两年涨4倍,一年跌回原形

2023年28元/公斤的白术,2024年5月飙至180元,年底跌至百元以下,2025年初短暂回弹至108元后又现颓势。扩种导致产能过剩,种植户“高位接盘”血本无归。

沙苑子:跟风种植的“坑”

前两年高价刺激种植面积翻倍,2025年市场货源充足,价格暴跌26.91%,新货报价仅40元/公斤,陈货积压难销。


四、破局篇:寒冬中如何“活下去”?

给种植户的“救命指南”

1. 转向高潜力品种

稀缺资源:野生防风、黄精、紫草等因资源枯竭,价格抗跌性强。

药食两用:桔梗、茯苓需求稳定,加工链成熟,可对冲市场波动。

政策扶持型:丹参、黄芩等符合GAP标准的道地药材,优先获政策红利。

2.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新疆石河子市通过良种选育,亩产值提升至万元,标准化种植成趋势。

寒潮天气下,覆盖防冻、喷施保护剂等技术可减少损失。

给行业与政策的建议

建设战略储备库:行业人士提议,在核心产区建储备库平抑价格,防止“烂市伤农”。

强化市场监管:打击囤积炒作,推动产地溯源与品牌化,告别“赌行情”投机。

产业链升级:发展深加工与药旅融合,如亳州市打造标准化基地,提升附加值。


五、未来展望:熊市是价值回归的起点

短期看,白术、白芍等长周期品种需至2026年才能消化过剩产能;稀缺资源如防己、黄柏或提前触底反弹。长期而言,行业将从“赚差价”转向“创品牌”,智慧产业链与道地药材体系成核心竞争力。

最后结语

中药材熊市不是终点,而是挤泡沫、回归理性的必经之路。对种植户而言,唯有紧跟政策、科学规划,方能在波动中抓住“真金”;对行业来说,这是告别野蛮生长、拥抱高质量发展的转折点。

来源:高久恒说药材。中药材产供销(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请认准我,将带您了解更多中药材产业链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8-22 04:03 , Processed in 0.306749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