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材跌入冰河期!猫爪草跳水70%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

好友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药材跌入冰河期!猫爪草跳水70%,当归、白术腰斩仍未见底!高久恒说药材2025-04-24 21:34新疆导读•DeepSeek带你速览精华2025年中药材市场遭遇"冰火两重天":猫爪草暴跌70%,白术腰斩,游资撤离后中小药商成"接盘侠"。政策收紧与气候异常加剧危机,头部企业趁机抄底布局,而药农正掀起转行潮。这场资本泡沫的破裂,既是行业阵痛,也是优质玩家崛起的新起点。内容由DeepSeek模型生成有用一、市场寒冬:暴跌品种扎堆,抄底客“集体踩雷”2025年的中药材市场,用“冰火两重天”已不足以形容其惨烈。曾经被资本热捧的明星品种,如今纷纷上演“高空跳水”——猫爪草从2024年的每公斤800元暴跌至如今的180-200元,跌幅超70%;白术从2024年4月每公斤200元的高点腰斩至80-100元;白芍、当归等常用药材价格普遍下跌30%-50%。有药商自嘲:“以前卖药像炒股,现在像卖白菜,还得倒贴冷库费!”更令人担忧的是,市场仍未见底。据康美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2025年4月总指数较年初再跌0.65%,根茎类药材跌幅超1.6%,猫爪草单周跌幅甚至达48%。二、暴跌背后的“四把刀”:供需、资本、政策、气候的致命绞杀1. 供需失衡:从“抢货大战”到“库存压顶”供给端:2023年高价刺激下,黄芪、党参等品种种植面积暴增,2025年产新后市场供应激增,而药厂因前期囤货未消化,采购需求锐减。例如,黄芩因库存积压,甘肃产地投料价仅20元/公斤,跌破成本线。需求端:中成药集采扩围(覆盖45个品种)直接压价30%-50%,药企为中标被迫削减原料成本。2. 资本退潮:游资“割韭菜”后一地鸡毛2024年游资疯狂炒作猫爪草、沙苑子等品种,导致价格虚高。2025年需求疲软后,资本迅速撤离,沙苑子价格暴跌50%,白芍、猫爪草更成“重灾区”。有业内人士直言:“游资把药材当期货炒,最后接盘的只有药农和中小药商。”3. 政策高压:药典升级与质量风暴2025版《中国药典》新增农残、重金属检测标准,枸杞、人参等10类药材因质量不达标被迫退市,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例如,白术因新药典要求,道地“浙白术”收购价逆势涨20%,而普通白术因农残超标价格暴跌。4. 气候与国际博弈:供应链“雪上加霜”极端天气:2024年南方寒潮导致连翘减产30%,价格短期跳涨50%,但2025年北方倒春寒又重创山茱萸,加剧市场波动。关税战:美国对中药加征10%-20%关税,灵芝、虫草出口成本激增,部分企业被迫转口加拿大或转型提取物市场。三、药商众生相:“躺平”与“自救”的生死博弈1. 中小药商“割肉离场”。广州清平市场商户坦言:“档口一天来不了几个人,白芍卖得比产地还便宜,只能赔本清仓”。安徽亳州药市数据显示,超5%的品种周跌幅超10%,92%的品规价格持平或下跌,市场陷入“有价无市”僵局。2. 头部药企“抄底布局”。片仔癀、华润三九等企业加速并购种植基地,通过自建GAP基地和数字化追溯体系抢占优质资源。例如,黄芪因黄曲霉毒素检测成本上升,甘肃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压缩成本,中小厂则利润归零。3. 药农“转行潮”隐现。河北白术种植户陈先生称:“2022年种白术亏了160万,现在价格跌回成本线,明年改种玉米更保险”。四、未来展望:分化加剧,谁能熬过寒冬?1. 稀缺品种逆势上涨:天然牛黄、高含量三七等资源型药材因供给刚性,价格持续走高。2. 药食同源成新风口:黄芪、天冬、麦冬借养生需求进军食品、护肤品领域,采购量同比增20%。3. 政策红利释放:全国推进GAP基地认证,道地药材或迎长期稳定溢价。结语:中药材市场的这轮暴跌,既是资本泡沫破裂的必然,也是产业升级的阵痛。当“赌行情”的投机者离场,唯有坚守质量、拥抱政策的玩家,才有望在冰河期后迎来真正的春天。正如不少老药商感叹:“以前赚快钱,现在拼命活。熬过去,才是真本事。”来源:高久恒说药材。中药材产供销(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请认准我,将带您了解更多中药材产业链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5-1 23:50 , Processed in 0.280320 second(s), 20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