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一句“常喝黄芪汤,长命保健康”的顺口溜。黄芪养生首选,但这几类人要远离。
1.婴幼儿不适宜,小儿体内各组织器官未完全发育好,生理功能尚未成熟,不宜擅自乱补,尤其是药性偏温的黄芪。
2.孕妇也不宜喝黄芪,黄芪具有补气之功,特别是孕晚期喝黄芪后,不少人引起过期妊娠,胎儿过大而造成难产。
3.经期女性禁用,女性经期经血下行,此时服用黄芪水,升举摄血,能使气血紊乱,影响月经运行,因此不建议女性在经期喝黄芪水。
4.湿热体质或热毒炽盛的人慎用,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这类人体质和黄芪药性相冲,食用会起反作用,加重病情。
5.阴虚的人慎用,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阴虚如肾虚,肾病,水肿的人,会使病情加重。
6.高血压脑出血者慎用,食用过后血压会上升,会加重症状。
7.红舌少唾液的人慎用,出现嘴唇偏红舌质偏红、嘴巴变得很干缺少唾液,舌有黄苔等症状,一定不能吃黄芪。
8.感冒发热的人慎用,不利于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