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和根茎的采集,古时以二月、八月为佳,认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本草纲目》)。无可否认,李时珍所记载的是很正确的。因为早春及深秋时植物根或根茎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此时采集则产量和质量也都较高,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此外,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叶类药材通常在花蕾含苞待放或正盛开的时候,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适合采收。如大青叶、枇杷叶、艾叶等。当然,诸如桑叶要在经霜之后药效才能达到最佳水平,则另当别论。
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采摘时间也很重要。过迟则易致花瓣脱落和变色,影响质量,如菊花、旋覆花;有些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槐花、辛夷(迎春花);有的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而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成橙红色时采收。一般而论,无论是哪种花,都是取其药效最高的阶段适时采收。至于如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的,则须于药朵盛开时采收。

果实和种子,除枳实、枳壳、青皮、乌梅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果实或果皮外,通常都在成熟时采,如瓜蒌、马兜铃等。以种子入药的,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然后进行脱粒。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有些干果成熟后很快脱落,或者壳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豆蔻、牵牛子等,最好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取。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女贞子,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好。

树皮或根皮通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则药性较强,疗效较高,并容易剥离,如黄柏、厚朴、杜仲等。另有些植物根皮则以秋后采取为宜,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栋根皮等。有些木本植物的生产周期很长,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或环剥树皮等简单方法,以保护药源。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