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雨水节气不养生,这一年可有罪受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

好友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9 07:30: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雨水节气不养生,这一年可有罪受了!5个养生小提示,要了解


每天都要瘦一点
关注
昨天14:30






风动树梢,雨润万物,2021年2月18日16时43分,将迎来雨水节气。
雨水,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图片来源:Pexels
雨水三候
古代劳动人民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代表着不同的气候特点,也反映出生活和劳动习惯。
一候獭祭鱼
雨水时节,水獭开始捕鱼,捕到鱼后像祭祀一样排列在岸边,然后才食用。
二候鸿雁来
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三候草木萌动
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将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图片来源:Pexels
雨水习俗
1.忙农事
雨水节气到来,代表着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冬季已经过去,降雨开始并逐渐增多,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
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雨水节气在南方,被称为“可耕之候”,春耕、春灌、播种、育苗、施肥、防冻、嫁接果木等农事活动便要陆续展开了。



图片来源:Pexels
2.回娘屋
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风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女婿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给岳父岳母送节,称为“接寿”,表示对岳父岳母的感谢。



图片来源:Pexels
3.撞拜寄
在川西民间,早晨天刚亮一些年轻的妇女,牵着儿女站在大路边,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
当有人经过时,无论男女老幼都会拦住对方,让年幼的儿女磕头拜寄,称为“撞拜寄”,借此寄望孩子健康长大。



图片来源:Pexels
雨水养生
1.宜多吃平性食物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是饮食调养的好时机。
吃食物以平性为宜,宜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另外,可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



图片来源:Pexels
2.忌吃燥热食物

“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
饮食保持中庸,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要少吃鱼虾、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羊肉、狗肉等温热之品。



图片来源:Pexels
3.春捂防寒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
老人小孩要“春捂”,预防“倒春寒”。
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与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绒服,下身的衣裤鞋袜却过于单薄,不如加强腿和脚的保暖,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



图片来源:Pexels
4.提阳气
此时养生应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1) 每日上午10时前后及晚上睡前可按摩腹部来提升阳气。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
可以强壮脾、胃、肠,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又可排除脾胃湿毒,腹部保暖,提高睡眠质量。
2) 口漱吞津也有助养阳。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咽,每日36次即可。



5.春练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可做些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较为轻松的运动,来增强自身抵抗力。



图片来源:Pexels
一年之计在于春,有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让我们一起不负时光,奋力奔跑!
参考资料:
[1]陈超.水与二十四节之立春、雨水[J].中国三峡.2018-2
[2]邱炳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J].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5-12 19:57 , Processed in 0.296980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