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有原来是这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

好友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5:39: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有原来是这些

陈医师说 2018-10-14 08:29

什么是双向调节作用?
中医学的中心思想是维持整体的平衡;并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根据去指导实践。它强调人体脏腑不但要运作正常,同时亦必须相互和谐;因为当某一脏器失常时,就会牵动整体而引发疾病。为了恢复平衡,中医师必须灵活地运用双向调节机制。
以药物学概念来定义,双向调节作用是指,当机体处于失衡状态时,利用相同的药物,在非毒性反应前提下,既可以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又可以使其从低下状态向正常转化的现象。许多中药都具有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中医理论对其有独特的理解,归纳这些活动效应为升降、寒热、阴阳、补泻、利涩、燥润、活血敛血、散收等八种形式。中药的这些特质受到性味、品质、配伍、炮制及服法影响。
中药组成的八卦

双向调节作用的四个要点
中草药或药用品能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可能与以下四方面有关﹕
1.中草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包括拮抗成分;
2.药物剂量的差异;
3.药物适应原样作用;
4.药物的炮制及配伍。
1.中药的多成分性
单味中药本身就是一个小复方,所含的相反作用成分就是双向调节的物质基础。而复方更是由多味中药配伍而成,有非常复杂的活性成分,各种活性成分协同地产生更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特定成分的混合,使原来单味中药所构成的副作用得到改善。因此中药方剂所表现的灵活性及多样性是西药不可代替的。
具体例子如下﹕
黄芪

  • 中医认为黄芪具有补升阳、扶正祛邪的作用。现已验证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芪甙和黄芪多糖。医学研究表明其对免疫反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在免疫反应偏低时,可使之升高;免疫反应偏高时,又可使之降低。据此亦可以理解中医所谓的补气升阳作用,为调节及提升免疫机制,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三七

  • 田七又名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本草纲目》记载田七功能有"止血、散血、定痛"。药学研究证明,田七对人体的凝血-抗凝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田七所含的总皂甙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而三七素却有止血作用。具体说法是三七中的三七氨酸能提高肝脏内多种凝血因素的生成及活化,从而有效地止血;另外三七中的人参三醇,可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增加,减少TXA 2的生成,因而对抗血栓形成。其实人体自身对凝血-抗凝系统有一定调节能力,只是田七能使之显著增强。
2. 中药的剂量差异性
在单味或复方的应用中,不同的剂量会产生双向性的效用。
具体例子如下﹕
人参

  • 众所周知,人参具有大补元气之功。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甙类。经药理研究证明,人参在小剂量时使狗的血压升高,并提高心脏收缩力;在较大剂量则会出现短暂性的血压下降,同时使心收缩力减弱及心率减慢。
大黄

  • 又如大黄,一般常用量(9-15g)主要表现为泻下通便,是蒽醌类成分的效用。相反地,当低剂量(1g左右)使用时,就有健胃、收敛、止泻的功效,这是由于大黄所含的大量鞣质成分发挥作用的结果。说明应用不同剂量情况下,大黄内所含的各种活性成分比例不同,呈现的表现各异。
  • 临床应用时发现,黄芪剂量在20g以下有明显利尿作用,但当剂量超过30g反而抑制排尿。
3. "适应原样"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参、刺五加、红景天、灵芝、党参、黄芪、五味子、仙灵脾、枸杞子等具有"适应原样"的作用,即此类中药能提升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低抗力,加强机体的适应性。这类药物的特性是,在治疗剂量下对正常生理功能没有干扰或副作用;相反地,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如抵抗力下降或机体处于额外需求状态下,其增强机体抵抗力才明显表现出来。这也是中药双向作用的一种表现。前苏联宇航员在空际航行时,所携带的健康饮品中,就有人参、刺五加、红景天等提炼精华。
刺五加

枸杞

灵芝

4.不同的炮制及配伍
视乎所需的效用,中医师会选用不同的炮制加工饮片,举例﹕
  • 大黄生用时泻下作用强烈,制熟后泻下作用变为缓和,炒过后更有止血作用。
何首乌

  • 又如何首乌,生用时润肠通便,制熟后用于补肝肾、益精髓。 何首乌
结语
了解以上单味中药对人体的种种影响,就可以认识到多味中药所配成的复方,会引起非常复杂的互动机制,并不容易评估其疗效。药材的活性成分、剂量及炮制方法等因素共同影响这互动机制,促成特定的疗效。复方中任何一种因素有偏差,都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些方剂对人体有特异性,根据不同的机能状态,如健康,压力或脏器功能低下等而有不同的结果。
配伍方剂

中医是以经验为依据的技艺,不论传统典籍,以致医师经验对知识传播都非常重要,而掌握药物的配伍、份量及炮制等更是必不可少的。有关知识再加上现代科技,一方面协助鉴定出更多有效成分,同时亦促进制药技术提高,生产更高效的方剂。
明白到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同一中药的疗效有偏差,这是中药应用的基本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5-19 11:50 , Processed in 0.293719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