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000年中国茶叶败给立顿?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

好友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8 05:27: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4000年中国茶叶败给立顿?其实我们都被骗了2021年6月07日 11:15[color=rgb(121, 120, 150) !important]1条评论

就算立顿被母公司联合利华甩了
茶圈依然有一种声音:4000年中国茶叶,败给了不产茶的立顿。
作为茶企,一年营收近30亿美元,立顿确实牛。我们承认立顿的强大,但没必要用立顿的强大之处,对比中国茶叶的短板。得出一个想当然的结论。
  
-01-中国茶叶与立顿:奇葩对比
中国茶与立顿,老生常谈了。
有人把中国茶叶跟立顿进行对比,得出了一个中国茶叶不如立顿的结论。
  
图中的言论,简言之
生产环节:中国茶叶单产量不如印度;
加工环节:茶叶出口以原料为主,出口单价低;
品牌销售环节:中国没有大茶企;
再加上我国茶叶出口额,不如立顿全球营销的一半。
用这样的对比,得出中国茶业不如立顿的结论,实在是不敢恭维。
首先,中国茶叶单产量比印度低
单产量背后,是名优茶和大宗茶的区别。
印度茶叶单产量高,得益于热带气候及采茶方式。譬如,普洱茶产区地处热带,一年可以采摘春、夏,秋茶三次,但为了茶叶质量,夏茶通常弃采(印度全采)。
因为我国茶客,消费名优茶。采茶,要择最嫩的采摘。
  
4万个芽头制作一公斤西湖龙井,8万个芽头制作一斤正山小种。普洱茶,也讲究一芽两叶。挑最嫩的采,单产量肯定不高。
如果粗制乱采,一把茶叶刷到底,和印度茶一样,老嫩不严格区分,单产量一定会上去。然而,国内消费者却只认名优茶。茶叶做出来,国人不喜欢,又有什么意义呢?
土耳其茶叶单产量,几乎是中国茶叶的4倍,为何没有人把中国茶叶跟土耳其做对比?
  
单产量不分高低,适应市场需求即可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数据:2019年,世界茶叶产量达到615万吨,茶叶消费总量585.9万吨。
世界茶叶市场,供过于求。茶叶市场产销矛盾本就尖锐,根本无需追求茶叶单产量。
用茶叶单产量低得出一个中国茶叶不如立顿的结论,并不高明。
  
其次,茶叶出口以原料为主,单价低
据国际茶委会的数据:2019年,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的离岸价中,中国5.51美元/千克,位列世界第五。
次于日本24.61美元/千克、法国(21.38)、德国(10.98)、英国(7.11)。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立顿原材料来自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这些国家出口均价,比中国更低。
因茶叶出口价低,得出一个中国茶不如立顿的结论,根本站不住脚。
世界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如果中国大宗茶能够压低生产成本,抢占世界茶叶市场,何乐而不为?
最后,出口额与品牌
至于“2016年,中国茶叶出口额14.8亿美元,不足立顿全球营销的一半”。
立顿不仅在欧洲卖茶,也在全球卖茶。中国茶叶,不仅有出口,更有内销。
2020年,我国茶叶产量298.6万吨,内销220.16万吨,内销额2888.84亿元。出口34.88万吨,金额20.28亿美元。
我国茶叶以内销为主。放着中国茶叶内销市场不管。用立顿全球营销额对比中国茶叶出口额,简直是流氓逻辑。
至于品牌。立顿也好,印度的塔塔茶叶也罢。一个品牌,能把茶叶卖到全球,创造30亿美元的营销,这的确是立顿或塔塔茶叶的强大之处。
然而,中国茶叶没有大茶企,没有全球性品牌,也不必妄自菲薄。
二者根本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02-立顿虽强,中国茶独一无二
很多人,喜欢用立顿教育中国茶叶品牌。
吹捧立顿的机械化制茶,赞美品牌创立之初大胆的宣传、从茶园到茶杯的口号有多响亮,还有四季一个味的口感是多么值得提倡。
然而,立顿这一套,要是真搬到中国,一定帅不过三秒。
机械化制茶
中国茶叶,传统手工,本质是农业文明。立顿机械化生产,大机器生产,本质是工业文明。
1890年,立顿诞生的时候,印度已经种出大吉岭红茶,打破了中国茶叶垄断,加之有英国工业革命的加持。
立顿在这样大背景下诞生,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做不大反而不正常。
  
130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用机械化教育中国茶叶。这是一本正经的拿来主义,不接中国地气。
中国茶叶,不具备机械化的条件。
国人喝茶,喝的是名优茶。机械化生产,能保住原有的风味固然是好,一旦出现差错,国内消费者不买账(手工茶,跟机器搅出来的,味道真有差别)。
而且,中国产茶区,地形多为山地或高原。像云南普洱茶,茶园长在深山老林里,一片茶园里,几米高的茶树,机械化根本行不通。
面对机械化,不盲从,不贬低,两条腿走路
国内名优茶,必须手工生产,满足国内市场,这是根本。
但是,大宗茶的生产,在合适的地方,完全可以采用机械化制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出口创汇。
但长久而言,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并不是机械化制茶。而是和欧洲一样,茶叶深加工。
中国有庞大的原料,深加工又有院士领衔,加上冲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科技,5G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机器人劳动力。
时代大背景下,中国茶叶深加工一定能分到一杯羹。面对即将到来的强大生产力,欧洲茶叶深加工,根本承受不住中国的冲击。
立顿一年四季一个味
立顿茶,一年四季拼出相同的口感,就商业而言,立顿很成功。但茶作为一种饮料,立顿略显单一。
中国茶叶,就像葡萄酒。波尔多混酿口感厚重。勃艮第风情万种。意大利更是复杂,阿马罗尼铁汉柔情、巴罗洛越老越有味,新世界酒也各有千秋。
  
中国茶叶,也是如此。我国有世界最全的茶叶品种。陈椽教授按照工艺,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青茶、黄茶。
龙井、毛峰等绿茶清香鲜爽,正山小种、祁门功夫,滇红等红茶香高味浓,白毫银针等白茶清香甘美;
岩茶、铁观音等青茶清香醇厚,君山银针等黄茶甘香醇爽,安化黑茶、六堡茶等黑茶陈香醇厚。
相比立顿单一的口味,中国茶叶,风味十足。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爱好,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喝的茶。
-03-一杯茶,不同的玩法
我国有世界最大的茶叶市场,但国内袋泡茶只占茶叶市场的5%(袋泡茶流行于欧美)。
这注定了:立顿虽然是全球茶叶巨头,但在中国茶人眼中,立顿只是饮料,不算人生草木间的“茶”。
立顿与中国茶,一杯饮料
立顿茶,工业化生产,口感稳定,方便携带和冲泡。
但本质上,立顿茶与可乐一样,是工业化商品。只有茶的味道,没有茶的风味。
口渴之时,一包立顿,迅速冲泡,方便实用,倒也十分解渴。但也仅此而已。
  
中国茶叶,手工制作,工艺复杂,色香味俱全。
一杯淡茶,润入喉咙,韵味袭人。喝中国茶,是一种享受,
更是一种文化
世间饮料无数,只有中国茶叶,可以称之为道。
茶,是国人精神的寄托。中国茶叶,喝的是茶,品的是人生。
一人静心,小壶泡茶,喝的是茶,享受的是碌碌生活里,品茶一刻的安宁。
三五好友,围炉煮茶,谈笑间,已过半百人生。喝的是茶,品味的是人生百味。
一盏清茶,早已凝聚在一杯名叫禅茶一味的汤里。
一杯茶,宛如人生,该拿起的拿起,该放下的放下。纵然生活时有困苦,也有苦尽甘来的一刻。
  
写在最后:
2008年,新华社记者报道:中国7万家茶企不如一个立顿。
从此,立顿成为中国茶企的噩梦,一些G知附体的人,也用立顿,千方百计找中国茶叶的不足。
然而,有些人对立顿顶礼膜拜,有的人不屑一顾。稍微懂茶的人,都能在一盏茶汤里,发现中国茶的美。
中国茶,是世间任何饮料都代替不了的。
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文化的繁荣。茶文化也不例外。
物质生活愈加满足,人会越来越追求精神享受。
相比一口闷下去没有味道的饮料。能得一隅茶室,放空自己,回归本心。静下心来,喝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
捧半盏清茶,持一颗素心,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味茶的芳香,领悟人生的真谛。
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啊!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4-6-1 22:18 , Processed in 0.113026 second(s), 20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