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基础:中医常见的调和药配对大全,疏肝益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

好友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06:24: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药基础:中医常见的调和药配对大全,疏肝益胆,回养气血

健康食疗讲堂 2018-09-13 06:49

调和之意颇多,诸如调和半表半里(少阳证),调和肝脾,调和营卫等。
1.柴胡配黄芩
柴胡属辛凉解表药,善疏散少阳,使半表之邪外达;黄芩苦寒清热,善除肝胆之火,使半里之邪内彻。合用则兼和少阳而疏肝胆,兼疗疟疾,著名古方小柴胡汤中用之。
柴胡

2.柴胡配白芍
柴胡辛散,疏肝气;白芍酸柔,补肝血。合用则疏柔相济,动静结合,主治肝郁血虚,情结抑郁或急躁,胸胁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古方四逆散、逍遥散中用之。
3.白术配白芍
白术健脾以促生化气血之源;白芍敛肝以免肝气妄逆之疾。合用则刚柔互济,为调和肝脾之要药,主治木克土之腹痛肠鸣,脘胁胀满,泄泻少食等。古方痛泻要方、逍遥散等用之。
白术

4.白芍配甘草
芍药酸苦,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味甘,补中益气,缓急止痛。合用则酸甘化阴,以复阴液。主治手足筋脉挛急之疼痛及各种内脏疼痛。近代用治溃疡病、胃肠痉挛、肝胆疾病之疼痛、萎缩性胃炎、急性乳腺炎、排肠肌痉挛、神经-(三叉神经、坐骨神经)性疼痛等。实验室研究有镇静、解痉、抗炎、止痛、抗溃疡等作用。
白芍

5.吴萸配黄连
重用黄连,通过泻心火(实则泻其子)以泻肝火,并清胃火。稍佐吴荣萸之辛热,开郁疏肝,和胃降逆,且制黄连之苦寒。一寒一热,辛开苦降,共奏清泄肝火,疏肝和胃之效。
6.枳实配白术
重用白术健脾祛湿,助脾运化,补重于消,辅以积实下气行滞,消楛除满,寓消于补,共奏健脾消搭之功。治脾虚胃弱,饮食停滞,症见胱腹痔满,不思饮食,大便塘泄者。
枳实

7.黄连配肉桂
黄连清心火,肉桂温心肾,且引火归原。主治心肾不交,虚阳上扰之失眠。
8.枳实配白芍
积实破血中之气,芍药和血缓急而止痛。合用有活血、行气之功。又治妇人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兼治拥肿。
9.青蒿配黄芩
两者皆入胆经,善理少阳之疾。青蒿芳而凉,辟秽宣络至佳;黄芩苦寒,直折郁热最妙。合用则具较强的清解少阳肝胆功效,主治寒热交作,兼疗暑湿、疟疾及目赤羞明等。

10.生姜配大枣
此两药每合用,古方极其多见。仲景经方中如桂枝汤类、旋覆代赭汤、炙甘草汤、吴茱萸汤等,后世方除清热、开窍、平肝等几类外多有用之者,如参苏饮、归脾汤等。生姜辛而通,大枣甘而守,合用则兼具调和营卫与调理脾胃、气血的作用。一般说来,外感证用之多属前者,内伤杂病用之多属后者。
很高兴能普及中药知识,具体用量和方法还请咨询医师根据病症下药,想要了解更多养生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或点赞转发,祝大家都有一个棒棒的身体!

疏肝中药中医气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5-17 11:19 , Processed in 0.280692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