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大蒜百利唯有一害!90%的人都不知道!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

好友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16:06:0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2018-10-07 00:17维生素/腹泻/胃病

(本文共168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此物神作!自古就被当做“天然杀菌剂”
有“天然抗生素”之尊称
——“大蒜”
几千年来,中国、埃及、印度等国
将大蒜既作为食物,也作为传统药物来应用
历史属于英雄,同样也属于大蒜!
时至今日,大蒜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
扮演着至尊保镖的角色!
“蒜你狠”——抗癌
国外研究发现,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能促进肠产生一种酶或称为蒜臭素的物质,通过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消除在肠里的物质引发肠道肿瘤的危险。此外,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硒也有一定的抗肿瘤功效。
“蒜你牛”——抗衰老
大蒜里的某些成分,有类似维生素E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能抗衰老。
推荐吃法:蛋黄大蒜
做法:在捣碎的大蒜里拌入蛋黄,然后用文火慢慢煎熟。
功效:美容抗衰老。大蒜能促进血液循环;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减缓血管与皮肤老化,两者搭配优势互补。
“蒜你行”——抗疲劳
有人研究发现猪肉富含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与大蒜所含有的大蒜素结合在一起,能很好地发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
“蒜你狂”——保护心脑血管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在每人平均每日吃生蒜20克的地区,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食用生蒜习惯的地区。
1、抵抗血栓
研究发现,大蒜中的精油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
2、降低血压
轻度高血压患者,如果每天早晨吃几瓣醋泡的大蒜,并喝两勺醋汁,半月后血压会降低。
推荐菜肴:蒜末凉拌空心菜
做法:空心菜放入沸水中烫熟后捞出,拌入蒜末,醋和糖(1:1),少许盐,香油, 辣椒,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空心菜具有很强的解毒功效。现代医学还证明,空心菜能降低血糖,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食疗佳蔬。在凉拌空心菜中加入生蒜末,二者共同作用的同时,蒜还能佐治寒凉。
“蒜你厉害”——抗过敏
它是一种天然的抗生素,能够抵御感染和病毒,甚至过敏。适量生吃大蒜能够减轻过敏反应程度,特别是由温度变化所引起的过敏。
最好的方法是:在过敏季节来临前几周就开始生吃大蒜,但切记要适量,不可过食。
大蒜是一个“狠角色”
但你需要注意的是
大蒜虽好,但也忌“过犹不及”!
过多的食用大蒜——伤目
如果过量食用大蒜
会对视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民间早就有
——“大蒜有百益而独害目”之说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说:大蒜吃多了,确实对眼睛不好,因为蒜辛辣可伤血,而血能养肝,眼睛的视物功能主要来源于肝脏。因此“目得血方能视”。
如果您大量吃蒜一段时间后,感觉看东西有些模糊,眼角经常有眼屎,多半是蒜吃多的缘故。
因此大蒜不可空腹、长期、过量食用
以免给身体带来损伤
那么,大蒜吃多少为宜呢?
怎样吃才最保健?
健康食用大蒜
一、每天生吃不宜超过2~3瓣!
1、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每天最好别超过1瓣。
2、肠胃好的人,最好每天2~3瓣。
3、肝病、非细菌性腹泻、眼疾、胃病、十二指肠、脑溢血患者最好不要吃大蒜。
二、这样吃才保健
1
捣碎吃有保健作用
大蒜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等有效物质,碾碎后它们会互相接触,从而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因此,大蒜最好捣碎成泥吃,并且要先放10~15分钟后再吃,这样有利于大蒜素的生成。
2
生吃杀菌效果好
大蒜在加热过程中,起到抗菌作用的有机硫化物含量会逐渐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所以熟吃大蒜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杀菌效果。家里用蒜拌凉菜、吃饺子时用醋和少量芝麻油调的蒜泥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3
炝锅加点儿糖保护大蒜素
用大蒜炝锅时油温不宜过高,烹调时间不宜过长,将大蒜拍碎后放入锅中,喜食甜味的可以加入少许糖,因为糖对大蒜素有保护作用,能减少高温对大蒜素的破坏。
4
紫皮蒜比白皮蒜更抑菌
大蒜根据外皮的颜色可分为白皮蒜、紫皮蒜、黑皮蒜等,其中白皮蒜和紫皮蒜比较常见。和白皮蒜相比,紫皮蒜口感更辛辣,活性成分大蒜素的含量更高,抑菌效果也更明显。
P.S小北提示:
1、腹泻时忌食蒜,腹泻若再吃蒜,会刺激肠壁,促使血管进一步充血、水肿,加重腹泻。
2、忌空腹吃蒜,以防引起急性胃炎。
3、忌过量,每日成人可以吃生蒜两三瓣,熟蒜四五瓣即可,小孩减半,多食无益。
4、肝病、非细菌性腹泻、眼疾、胃病、十二指肠、脑溢血患者最好不要吃大蒜。
(来源:高质量生活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5-18 18:27 , Processed in 0.298529 second(s), 20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