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顾名思义是指原来就生长在当地,或是长期生长在当地的树种。其特点是经过了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长期考验,已完全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从近期的报道可以看出,乡土树种备受关注和宠爱,各地都大力提倡发展乡土树种。毋庸置疑,乡土树种将迎来大好发展机遇,同时折射出园林绿化行业新风尚、新理念。 2014年 北京市最早出台了《乡土植物资源发展名录》,重点收录了尚未大规模开发的乡土植物优质资源,未来绿化工程将深度开发入选的82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2017年3月 江苏南京城市色彩规划颁布,将秋叶落尽后的梧桐树干颜色(暖灰色)取名为“梧桐素彩”,并将之定位为南京城市主色调,期望“梧桐暖灰”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色彩印象”,结合之前发布的《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2014-2026年),园林部门将大力推广银杏、女贞、榉树、朴树、黄山栾树等乡土树种。从各方面统计的信息来看,乡土树种将成为今后园林绿化的新宠,大有用武之地。 2017年4月 陕西西安出台了《城市绿化植物配置设计导则》,对未来西安城市绿化总体规划、行道树品种的设计原则以及基调树种、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比例、行道树绿带规格等各个方面作出了说明,将雪松、国槐等乡土树种确定为城市基调树种和绿化骨干树种。 国内一些大型的绿化工程项目,也将给乡土树种迎来发展的春天。 “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绿化、城市PPP项目、北京“增彩延绿”、 2019年北京世园会和第24届冬奥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园林绿化项目的实施和承建,都会给乡土树种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给苗木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以目前最热门的雄安新区规划为例,位于华北平原的冀中地区,距离北京100多公里,乡土树种会成为园林绿化的主力军,例如杨、柳、榆、槐、椿等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