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谈苗木的平台,我们还是要先搞清楚“+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当技术手段、交易方式等,但没有改变商业的基本。因为互联网思维带来的破坏性商业变革是大势所趋,有着摧枯拉朽的力量,也代表着“提升社会效率,节约消费成本,压榨不当利润”的先进商业模式。
“+互联网”是以“术”的心态看待或利用互联网思维。打个比方,以前我们通过线下卖苗,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卖了,甚至可以让几个美女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敲锣打鼓地把苗木送上门。这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O2O模式。
而“互联网+”要求我们以“道”的层面来认知互联网思维。
1.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紧紧贴合“人性化”的时代需求,用科技手段以艺术的气质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大道至简,只有提供最简单、快捷、安全的交易,还有最完善的符合人性化的服务,这样的平台才有生存的空间。
2.实现两个完美的转变。
2.1角色的转变 从生意人到产品人的转型,以前苗木能卖出去就是成功,所以重视营销。园林苗木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擅长交际和承诺。如果仅把互联网思维理解成“优秀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手段,那就依然是生意人的思维,必须改变。
互联网时代的成功是建立在好产品的基础上的,所以园林苗木人必须明白,只有提供好的产品才是王道。而好的产品又不局限在苗木上,完美的售前沟通、售后服务,也都是“产品人”思维的体现。
2.2 商业模式的转变:从原来的单维度靠挤压成本要利润变为多维度凭服务增值要利润。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消费者主权意识迅速觉醒,以往由卖方主导的市场已变为由消费者强势主导,顾客变成真正的上帝。
“粉丝经济”的真谛,不取决于园林苗木企业自身有多强,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姿态有多低。对园林苗木企业而言,必须转换身份,努力提升客户消费体验,只要客户满意,挣钱就是捎带的事了。
3.正确认知自己的资源优势,寻找对的入口。
平台的使命在于解决行业痼疾,让行业走上正确规范的道路。笔者目前考虑最多的,就是苗木大数据如何建立,入口如何解决?如果数据不具备真实性,就没有参考价值,更不要提指导行业发展。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苗易网及爱淘苗推出的二维码树牌系统,对大树而言,真正能做到一树一牌。只要以后定期更新数据,则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但如果前面提到的几大制约因素没有解决,我们如何去寻求总产值近万亿的苗木产业链的突破点?笔者的看法是集中优势力量,以香樟为例,单点突破。
湖南是中国最大的香樟产地之一,如果苗多多公司立足湖南,联盟广东、湖北、浙江、江西,江苏几个主产区,合理引进资本,利用平台打造“地资苗工”体系,能否打破僵局,走出一条新路呢?
地(土地):香樟种植的土地,南北存在差异,其土质、面积、排水等条件,对香樟的生产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合理土地资源)。
资(资金):苗木工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需要大量资金。
苗(苗木):香樟苗的品质。
工(技术、工人):香樟的种植技术,以及工人的技术修养、所具备的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