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

2016-8-3 10: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54| 评论: 0

摘要: 香樟香樟,别名:樟树、樟木、瑶人柴、栳樟、臭樟、乌樟;拉丁文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 ...

香樟

香樟,别名:樟树、樟木、瑶人柴、栳樟、臭樟、乌樟;拉丁文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

中文学名:香樟树

拉丁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樟、香樟、芳樟、油樟、樟木、乌樟、瑶人柴、栳樟、臭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亚纲

:樟目

:樟科

    ;樟亚科

:樟族

:樟属

:香樟

分布区域: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面略被绢状毛。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或下面幼时略被微柔毛,具离基三出脉,有时过渡到基部具不显的5脉,中脉两面明显,上部每边有侧脉135(7)条。基生侧脉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侧脉及支脉脉腋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窝内常被柔毛;叶柄纤细,长2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幼时树皮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

圆锥花序腋生,长3.57厘米,具梗,总梗长2.54.5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或被灰白至黄褐色微柔毛,被毛时往往在节上尤为明显。花绿白或带黄色,长约3毫米;花梗长12毫米,无毛。花被外面无毛或被微柔毛,内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毫米,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能育雄蕊9,长约2毫米,花丝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箭头形,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

子房球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状,长约5毫米,顶端截平,宽达4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具纵向沟纹。花期45月,果期811月。[1] 

生长环境

适应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下 ,在长江以南及西南生长区域海拔可达1000米。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土壤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山坡或沟谷中,也常有栽培的。

 樟树多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适于生长在砂壤土 ,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分布范围

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1] 

四川省宜宾地区生长面积最广。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沭阳、浙江、安徽等地。

繁殖方法

多采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栽植时间

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春季春芽苞将要萌动之前定植。在梅雨季节可以补植。秋季以9月为宜。

栽植方法

栽植坑穴深度、长度及宽度都要达到5060厘米。栽植深度以地面与香樟苗的根径处相平为宜,栽植时,护根土要与穴土紧密相连,回土不紧或不实会形成吊空。不论是阴天或晴天种植香樟树,都应及时浇透一次定根水。遇到干燥、曝晒的天气要每7天左右灌一次透水。连续34次即可。

1 裸根香樟树苗整剪

栽植前应对其根部进行整理,剪掉断根、枯根、烂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还应对树冠进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使树冠的蒸腾作用面积大大减少。[2] 

2 带土球香樟树苗的修剪,带土球的苗木不用进行根部修剪,只对树冠修剪即可。修剪时,可连枝带叶剪掉树冠的1/31/2,以大大减少叶面积的办法来降低全树的水份损耗,但应保持基本的树形,以加快成景速度,尽快达到绿化效果。

香樟短枝多,连续结果能力强,只需树势正常,年年都会大量开花。但如花量过度,负载过重,树体养分盈余时,也会显示大大年后果景象。因而,需求及时疏除多余花、果。但香樟花期短,雌花花器又小,因此消费中多不疏花,而行疏果,但香樟树体高大,疏花疏果难度都很大,因此有的位置试用化学药剂,实行疏花疏果。

特殊技术处理:移栽过程中,为了保持大香樟树干的湿度,减少从树皮蒸腾的水分,要对树干进行浸湿草绳缠绕包裹直至到主干顶部,如果分枝较大也要进行缠绕。接着,再将调制的粘土泥浆厚厚地糊满草绳缠绕着的树干。以后,可经常用喷雾器为树干喷水保湿。在大香樟掘起后,还要对断根、破根和枯根进行修剪,剪后再用粘土泥浆浸裹树根;泥浆中如果加入0.03%奈乙酸生长素,可以促进大香樟移植后的新根的生长。

 

 

 

管理养护

由于是在不适宜的反季节中栽植香樟树,因此,香樟树栽好后就更加要强化养护管理。平时,要注意浇水,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还要经常对地面和樟树叶面喷洒清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苗圃地选择

选择整齐开阔、地面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地下水位低的地带作苗圃地。一般以25度的缓坡地为好。平地须开深沟,以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土壤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或壤土。在冬初未上冻前进行第一次耕翻熟化,耕翻不宜过深,以控制主根生长过强,促使侧根生长。播种前施足基肥,基肥一般为农家肥。

二、种子的采集和贮藏

11月中下旬,香樟浆果呈紫黑色时,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果实。采回的浆果应及时处理,以防变质。即将果实放入容器内或堆积加水堆沤,使果肉软化,用清水洗净取出种子。将种子薄摊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进行精选,使种子纯度达到95%以上。

三、播种

香樟秋播、春播均可,以春播为好。秋播可随播,在秋末土壤封冻前进行。春播宜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播种前需用0.1%的新洁尔溶液浸泡种子34小时杀菌、消毒。并用50度的温水种催芽,保持水温,重复浸种3-4次,可使种子提前发芽1015天。香樟可采用条播,条距为2530厘米,条沟深2厘米左右,宽5-6厘米,每米播种沟撒种子4050粒,每亩播种15公斤左右。

四、抚育管理

00001. 

出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除去覆盖物,以免幼苗黄化。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做到早间苗,分期间苗,适时定苗,按7厘米左右株距定苗。间出的健壮苗,应另行栽植,以节约种子,提高出苗率。栽植后注意遮荫、浇水养护,以保证成活。

00002. 

00003. 

适时移栽:一年生香樟苗高60厘米左右,根径0.8厘米左右,产苗量每亩2.5万株左右。除用作造林外,一年生香樟苗达不到城市绿化用苗标准,移植后须再培育36年。

00004. 

小苗养护

遮荫:高温季节树体水分蒸发比较大,在根系没有完全恢复功能前,过多的失水将严

 重影响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势。遮荫有利于降低树体及地表温度,减少树体水分散失,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可以在树体上方搭设6070%左右遮光率的遮阳网遮荫。同时做好树木根际的覆盖保墒工作,可以在树木根周覆盖稻草及其它比较通气的覆盖材料,以提高土壤湿度。 [1] 

浇水:连日干旱无雨时,应在早晚做好浇水工作。浇水时,不但要浇透土壤,而且树体及其包裹物(如包扎树干的草绳等)都要浇湿。但排水不良的土壤要注意控制浇水次数,以免土壤湿度过大引起烂根。

排水:这个季节台风等自然灾害较多,圃地积水时要及时排水,以免烂根。

树体支撑:因为五月份移栽的树木根系还没有恢复固土支撑能力,在大风(如台风)天气时容易被吹翻,从而影响根系恢复生长,故应及时做好树体的支撑工作。支撑材料可以是竹竿,也可以是铁丝等。但在支撑树体时,应保护好树皮,避免铁丝等伤害树皮甚至嵌入树体,影响上部树体成活。

激素浇灌:为尽快恢复树势,可在根际适当浇灌一些生长促进类激素,如ABT生根粉等,促进根系快速生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2 17:13 , Processed in 0.205350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