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害虫一网打尽!防治办法全掌握(推荐收藏)2

2016-8-22 13: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0| 评论: 0

摘要: 防治:1、用白酒兑水,比例为1∶2,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挺灵。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摄氏度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月中浇一次,此后每隔半月左右浇一次,连续4次见效。2、用食醋(米醋)50毫升,将小棉球放入醋中浸 ...

防治: 

1、用白酒兑水,比例为1∶2,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挺灵。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摄氏度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月中浇一次,此后每隔半月左右浇一次,连续4次见效。


2、用食醋(米醋)50毫升,将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湿后,用湿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茎、叶上轻轻地揩擦即可将介壳虫揩掉杀灭。此法方便、安全,既能达到除虫的目的,又可使被害的叶片返绿光亮。


3、用酒精轻轻地反复擦拭病枝,就能把介壳虫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净彻底。如用酒精擦拭兰花病株时,不但能将介壳虫除掉,就是肉眼看不见的幼虫,也能彻底地杀灭掉。第二年很少发现有介壳虫的危害。


4、用柴油、洗衣粉、水按10∶0.6∶6的比例调成母液,此时母液含60%呈牛奶状,用水稀释含有30%药液后,对米兰、金橘、苏铁上的介壳虫仔细喷洒,一周后,介壳虫大部分由原来新鲜的橙色变成干瘪状态,说明此法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九、天幕毛虫


危害:为枯叶蛾科天幕毛虫属的幼虫,因为吐出的丝织成的茧很大,很像帐篷,所以叫天幕毛虫。主要危害山桃、杨、柳、榆、梨、海棠、榆叶梅、紫叶李、碧桃、黄刺玫、黄杨等。


分类:有翅亚纲,鳞翅目,枯叶蛾科。天幕毛虫颜色鲜艳、多毛。它们非常活跃,喜欢吃阔叶树的叶子,往往会变为害虫。仅有少数几种蛾的幼虫是天幕毛虫,这些幼虫中,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是东方天幕毛虫。


习性:一年一代,以卵过冬,卵块呈顶针状产于小枝上。次年4月孵化出幼虫在枝杈处吐丝织网群聚,日伏夜食。5月幼虫在网内织茧化蛹,15天后,羽化处成虫产卵过冬。


防治:

1、冬季修剪剪除待卵枝条;

2、药物防治:BT乳剂400-600倍或1.2%烟参硷乳油1000倍喷杀,傍晚喷洒效果好。


十、大造桥虫


危害:大造桥虫,又称为尺蠖、步曲,蛹长14mm左右,深褐色有光泽,尾端尖,臀棘2根,是国槐的主要害虫,危害锦葵、蔷薇、月季、木槿、海棠、幼虫食叶及嫩茎。


分类: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尺蛾科

习性:大造桥虫,每年产生1代,以蛹在树下土中8~10厘米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羽化。雌蛾出土后,当晚爬至树上交尾,卵多产在树皮缝内,卵块上覆盖有雌蛾尾端绒毛。4月中下旬枣树发芽,幼虫孵化为害,为害盛期在5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先后老熟,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防治:

50%辛硫磷1000倍,BT200-300倍,青虫菌500-1000倍,10%天王星乳油6000倍,灭幼脲3号10000倍,20%灭扫利乳油1500倍。


十一、金龟子


危害:金龟子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危害梨、桃、李、葡萄、苹果、柑橘等果树和柳、桑、樟、女贞等苗木。金龟子成虫危害各种树苗及花苗的嫩叶嫩梢,幼虫喜食各种树木花卉及草坪的根。


分类:属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全世界有超过3万种,中国约有1300种。常见的有红脚绿金龟子、黑玛绒金龟、东北大黑鳃角、铜绿丽金龟、铜绿金龟子、朝鲜黑金龟子、茶色金龟子、暗黑金龟子、松树金龟子和喜在白天活动的铜罗花金等。


习性:一年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过冬。次年6-7月化蛹羽化成成虫,白天入土潜伏,叶尖活动取食,交尾产卵于田间。幼虫,即蛴蜡,为地下害虫。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


防治:

1、用5%颗粒辛硫磷穴施撒施3-6克/m²;

2、施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液或喷洒8%绿色威雷200-300倍液杀成虫;

3、使用涕灭威土埋法杀幼虫。


十二、桑褶翅尺蛾


危害:桑褶翅尺蛾是中小型蛾类,食性较广主要为害阔叶树的叶片。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宁夏,危害的植物有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苹果、梨、核桃、山楂、毛白杨、刺槐、雪柳、太平花等。


分类:鳞翅目、尺蛾科。

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月初入土化蛹。

防治:

1、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敌敌畏辛硫磷乳剂等药剂;

2、20%除虫脲1号1:6000倍;

3、BT乳剂1:800倍;

4、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十三、雀纹天蛾


危害:危害海棠、合欢、白蜡、绣球花、刺槐、皂荚、榆树、爬山虎、常春藤等花木。以幼虫在叶背蚕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

分类:雀纹天蛾,别名爬山虎天蛾。鳞翅目、天蛾科

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6月上旬羽化7、8月危害严重,9月老熟虫幼虫入土结茧花蛹过冬。


防治:50%辛硫磷1000倍,BT200-300倍,青虫菌500-1000倍,10%天王星乳油6000倍,灭幼脲3号10000倍,20%灭扫利乳油1500倍。


十四、银纹夜蛾


危害:危害菊花,串红、大丽花、各类草坪、美人蕉、唐菖蒲。

分类:鳞翅目、夜蛾科

习性:一年3代,以蛹在枯叶和土中过冬。危害期5-10月、11月化蛹。

防治:

1、清除杂草;

2、人工摘除,带虫卷叶,消灭幼虫;

3、3龄前喷灭虫脲1号1:8000,3龄后喷BT400或1.2%烟参硷乳油1000倍。


十五、棉大卷叶螟


危害:危害木槿、蜀葵、秋葵、黄杨海棠、锦葵等。常把叶片卷成筒状在内取食危害,草叶食有明显的缺刻,根茎取食造成自上至下枯黄,白天藏于地表草根处,夜晚取食。

分类:鳞翅目,螟蛾科。

习性:一年3-4代,以幼虫在杂草丛中及落叶下过冬,次年春天化蛹4-5月成虫羽化产卵,卵期4天。幼虫5-10月为害,8月可见各虫态,世代重叠严重11月树下过冬。

防治:

1、清除杂草;

2、人工摘除,带虫卷叶,消灭幼虫;

3、3龄前喷灭虫脲1号1:8000,3龄后喷BT400或1.2%烟参硷乳油1000倍。


十六、草地螟


危害:草地螟为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但它最喜取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等。草地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一带。建国以来,草地螟在东北曾于1956、1979、1980和1982年严重发生。

分类:草地螟,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


生活习性: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翌春5月化踊及羽化。成虫飞翔力弱,喜食花蜜,卵散产于叶背主脉两侧,常3~4粒在一起,以距地面2~8cm的茎叶上最多。初孵幼虫多集中在枝梢上结网躲藏,取食叶肉,3龄后食量剧增,幼虫共5龄。

防治:6月初喷洒BT乳剂500倍液,灭幼脲1号6000-8000倍液。


十七、黄刺蛾


危害:中国内除贵州、西藏目前尚无记录外,几乎遍布其他省区。以幼虫为害枣、核桃、柿、枫杨、苹果、杨等90多种植物,可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洞、缺刻或仅留叶柄、主脉,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产量。

分类: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属鳞翅目、刺蛾科。


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

1、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

2、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

3、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十八、褐刺蛾


危害:危害苗木超过120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分布于山东、河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幼虫取食叶子肉,仅残留表皮和叶脉。

分类:褐刺蛾属于鳞翅目,刺蛾科、褐刺蛾属的一种昆虫。


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过冬。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

1、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

2、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

3、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十九、榆毒蛾


危害:主要危害榆、碧桃、西府海棠等苗木。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江西、四川、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湖北、甘肃等省区。幼虫主要以白榆,长序榆,常绿榆,垂枝榆,春榆,大果榆,榔榆,毛榆等榆科植物为食。初孵幼虫只食叶肉,以后吃成孔洞和缺刻,受害处呈灰白色透明网状,为害严重时可将叶片食光,它的危害与美国白蛾相差无几。


分类:鳞翅目,毒蛾科。

习性:一年两代,以幼虫在树皮缝内过冬。次年4-5月幼虫活动危害,6月中旬化蛹羽化成虫,6月下旬可见第一代幼虫,7-8月化蛹羽化,9-10月出现第二代幼虫并开始作茧过冬。常与榆绿金花虫混合危害,可于兼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5 09:27 , Processed in 0.253112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