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行业存在的几大问题

2016-9-8 09:4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0| 评论: 0

摘要: 标准制定落地难“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苗木这类具有典型地理特征的农产品。不过,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同一苗木的种植纬度在不断扩大,苗木流通的范围也随之加大。全国苗木行业如何制定标准? ...

标准制定落地难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苗木这类具有典型地理特征的农产品。不过,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同一苗木的种植纬度在不断扩大,苗木流通的范围也随之加大。


全国苗木行业如何制定标准?现在的商会、联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组织参观、开联谊会还可以,建立一个地区的标准还真不一定行。标准有了,才能通过苗木电子商务平台采用自动化处理的方式,解决流通中的定级问题。


交易复杂结算难


交易是流通中的核心环节。除了上面提到的苗木标准没有广泛推广落实外,苗木可能是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结算时间最长、考量角度最为复杂的。这当中从号树到定植成活跨度最少一年,其间涉及苗木生产者、经纪人和园林绿化公司等多个角色、多个环节。


目前,常见的结算方式有上车付和到货付,由于到货付风险更大,更多人采用上车付。然而上车付需要买卖双方面对面在现场操作,人员、时间成本巨大。


此外,在一些大的苗乡和苗木产区,苗企、苗农之间还存在一种长期打交道而沉淀形成的“契约”支付。自己家有苗圃,相互之间“串串苗”,这种结算可以拖后几个月或者到年底。


类似靠熟人“刷脸”来保证信用的结算方式虽然原始,但苗木流通效率很高,缺点是范围小,没有互联网平台支撑很难形成跨区域交易。


流通的本质是同价值互换,我需要你家的苗,我可以先拿走,你需要我家的苗,也可以先拿走,年底结算时大家平一下账即可。但是,必须按照约定的期限结账,否则失信,下次再想先拿苗再结账可就难了。




这种传统的结算习惯,为苗木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买卖双方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刷脸”的信用,可以利用第三方平台瞬间建立起来。


买方的信用等级不是说公司有多大,能力有多强,而是在第三方平台交易额有多大,信誉度有多高。如果某公司在平台上交易量够大、次数够多、诚信度够高,那么它的结算周期就可以尽可能的长,资金压力就会变小。


然而这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交易双方相信“互联网+”的改革力量,需要从业者主动融入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实现大数据所特有的“参与即奉献”。


同样是交易,将自己的交易在中立的第三方记录下来,能够换取更大的结算空间,应该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无论是上车付、到货付还是“刷脸付”,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作用都是沉淀信誉。如果信用等级足够高,一切的交易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到那时,河北人民买一车几万块钱的北海道黄杨还用跑一趟山东吗?


仓储汇聚物流难


苗木的一生都离不开土地,不可能像粮食、蔬菜一样集中存储。目前国内虽然有几家成熟的苗木市场,在苗木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绝对不可能完成流通中的仓储功能。


一个完整的工程采购单很难在某个苗木市场内完成,因为市场内有的只是门脸和一些“模特树”而已,大规模的苗木采购还是要去市场以外的苗圃号苗。号苗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相信自己亲眼所见。



然而,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所见即所得”,再配合防拆除的树环等唯一性标识,便可将无法汇聚实体的线下市场转化成能够汇集现实的线上市场。


同时,物流问题也是困扰苗木流通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撮合物流的车辆、网点、用户交易上,没有一个专业的用于苗木运输的物流平台。鲜活的苗木对物流的要求非常高,首先要在规定时间内运到,同时要求温度、湿度适宜,而且风速不能太大,否则苗木会被吹干,等等。


更有甚者,苗木运输车上了高速公路后,还是被不良商家把苗给换了。所以,行业需要一个智能化平台,全程监控苗木运输状态,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车速、路线、湿度、温度、风速等。


除了市场本身增加苗木购买力这剂猛药外,加大流通的时空范围,创新流通形式和渠道,也是加快苗木产业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剂良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9-6 10:09 , Processed in 0.199698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