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了危在旦夕时,支架救命,这是无可厚非的,若是遇见这种问题,就要依靠支架诊治,不得不说这就有些夸张了,从中医角度来看,冠心病其实就是气、血、水的不平衡了。 去年门诊时,有位冠心病3年的患者,常胸闷气短,心悸心慌,不能过劳,随身装着硝酸甘油,医生说已经淤堵了快80%了,建议手术,可他一了解,术后每天还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且还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想用中医试试。 我了解了他的情况,还伴有大便溏稀,观舌,舌苔水滑,舌体胖大,齿痕明显,舌尖还伴有一些淤点,脉沉而弦。对症将绞股蓝、红花、川芎,茯苓,桂枝,白术,茜草,郁金,香附进行加减配伍组方,水煎服,用药10天,患者的大多症状皆有所改善,嘱其守方巩固2个疗程之后,每两个月帮他再看一次,这些年来情况一直很稳定未复发,身体也越来越好。 这时,有人会说,区区一张中药方子,哪有那么大的能力? 我来给大家说说这里面的思路,首先是“气”,一般冠心病患者都有胸闷气短,经常感觉气上不来,憋的慌,这在中医上就是气滞的结果。其次,是“血”,有了血瘀就会堵,血管里垃圾太多,这个不难理解的。最后就是“水”,这从多年门诊看的冠心病患者舌苔上看,舌苔水滑,舌体胖大,舌边齿痕明显的人不在少数,中医分析,这由于体内水湿过盛,湿郁下焦迫肠泄泻,于是就会长期大便稀溏,而且次数频繁。 那这个水湿又从何而来的呢?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所致。 所以,这个时候支起支架不过是一时痛快,因这样并不是个长久之计。当务之急是要从根源上进行理气,活血,利水。 因此,在这个方中 1.茯苓+白术+桂枝——可以解决水的问题。其中茯苓健脾利水,白术健脾助运,这两味可以运化水湿,清理水源。但为什么还需用到桂枝呢?湿邪非温不解。桂枝温阳化气,温通心脉,进一步化解水湿,这样就周全了。 2.茜草+红花+绞股蓝——可解决血的问题。这三味一看就是活血化瘀的良药,尤其是绞股蓝,主要作用就是“养血管”的,它的降血脂作用、抗动脉硬化作用、抗血栓作用、缩小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显著。 3.郁金+川芎+香附——在于解决气的问题。其中郁金,功在行气化瘀,清心解郁。香附,可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川芎,可行气开郁、活血化瘀、止痛。这三味合用,除行气活血之外,最主要还能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症状。 如有类似症状的,还需中医精准的辩证分析,以达对症调治! |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5 20:54 , Processed in 0.219203 second(s), 1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