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清热利湿法治疗高脂血症,烦渴尿少,腹胀浮肿【仅供参考】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湿”、“浊阻”范畴,与肝、脾、肾三脏有关。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或膏粱厚味实热郁结,痰湿内生体肥多湿。肝阴虚,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脾胃蕴热,运化失司,热痰内生,或因肝郁不舒,肝气郁结,而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土得木而达”,《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食入胃化生水谷之精微,厚浊部分归心入脉,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微之正常输布与肝之条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肝气条达,脾土健运。肾虚而致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久之阻塞经脉而引起胸痹心痛。 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有“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楼薤白半夏汤主之”,指出由痰浊阻络引起之胸痹心痛的治疗。 辨证施治:根据临床的不同表现,多采用利湿、化痰、清热、疏肝利胆、养阴补肾等法治疗。 常用药物有:茯苓、泽泻、半夏、白术、陈皮、茵陈、金钱草、郁金、荷叶、双花、忍冬藤、黄芩、胡连、虎杖、柴胡、大黄、玉竹、沙参、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黑桑椹、仙灵脾、桑寄生等。 清热利湿法:用于血脂高而有烦渴尿少,烦渴,发热尿少,腹胀浮肿,脉滑数,苔腻者。 中医处方:银花,连翘,菊花,草决明,荷叶,泽泻,茯苓,忍冬藤。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注:中药方剂用量需辨证处理,仅供参考 |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5 14:48 , Processed in 0.244904 second(s), 1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