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气虚的问题,但气虚一久,血虚往往就会紧随其后,之所以会这样,古人解释说是因为血气互为依存,其中缘故正如“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言一般。 ![]() 其中“血为气之母”的意思是说,我们身体里的血,是气机运行所必须的载体,同时它还要负责对气的孕育和升发,而“气为血之帅”则是指气乃血运行的动力来源,当然除了功能以外,它还掌管着血的流动方向,且在这层关系中,气的属性为阳,因此也被称作“阳气”,血的属性则为阴,故而“阴血津液”一词便从中而来。 ![]() 所以既然血气的生成与运作都需要彼此的助益,那么当一环缺失以后,剩下一环自然也难得善终,另外在血气的关系环中,血的生成还得依赖脾胃的运化,故而其实很多人的气虚、血虚之根源,其实并不在于血气本身,而因在于脾胃之处。 ![]() 因此相较于单纯地补充阳气或者阴血,更为直接地选择通过调补脾胃的方式来实现气血双补,往往会取得更让人满意的成果;讲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差不多了解了这血气问题的所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时,才应该重视起对气血的补益呢?答案是三个。 补与不补,请看是否出现了这3个表现首先:当气血难以自畅或者缺少时,像我们人的面部、嘴唇和指甲这些毛细血管较为丰富,皮肤组织相对薄弱的地方,其颜色便会从原先的红润渐渐转白。 ![]() 其次,当人血虚时,我们天以内的绝大部分血气就会优先供应五脏、头部这些较为重要的部位,而离中心躯干及大脑较远的四肢末端,则自然就难以得到充足的滋养,最终自然也就容易会因为久坐、蹲起等动作出现麻木的情况。 ![]() 最后,因为血气的衰弱,我们肝部所蕴藏的肝血自然难逃日渐枯涸的命运,而肝血的枯涸,也就意味着双眼将会缺失必要的滋润,鉴于此,一般血气不佳之人的眼睛,往往相较常人而言,酒不会再那么地自然、明亮与清澈,甚至一旦用眼稍微过头,干涩、酸疼的感觉还会随之而来。 ![]() 所以在生活中,大家切记应避免过度用眼的情况出现,有道是: “久卧伤气,久视伤血”,我们人如果想为了静养而一直呆着不动的话,人体气血便会难以流畅,从而就非常容易出现耗伤的问题。 ![]()
![]() 其实,现代意义上所需要的补血,通常只适用于贫血及失血过多的情况,也就是当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时,才能用补充铁质的方式进行补益;可中式的补血,则对应的是一些症候所出现的问题,例如面色虚白、口唇指甲变白等。 ![]() 故而在中医体系理论看来,一旦上述“血虚”的症候出现,那么便应进食那些能够缓解血虚表现的药食之物,而在其中,红枣与红糖,因为颜色为红,与血液属同一色系,并且性味温甘,进补至胃便可生血化气,因此便可以用来补血。 想气血双补,推荐一汤一茶汤:八珍汤 八珍汤,是一味中式传统的汤剂配方,其因为主要会用到八种材料,故而以此得名,其中这八味材料分别为人参(也可为党参)、茯苓、甘草、生地、芍药、当归及川芎,所谓“珍”即是指这些材料均具备益气补血的食效,因此无论是用作单一汤方用水煎后服用,还是拿来同肉类炖汤当作药膳食用,那都可以达到气血双补,滋养脾胃的目的。 ![]() 但上述用的八珍汤中的八珍,多为药材,因此也被称为“药八珍”,而若你讨厌药材的味道,那么建议可以选用“食八珍”,所谓“食八珍”即指本就可以做菜食用的食材,这其中的八珍分别为陈皮、人参、白术、茯苓、薏米、怀山药、芡实与莲子。 ![]() 据传率先提出“食八珍”概念的,初见于明代御医陈功实的《外科正宗》,称其:“食八珍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 后传入清宫,深受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喜爱,称为他们的日常食膳之一,此后八珍糕的方子被发扬光大,直至今日,成为了许多养生人士的健脾养胃小糕点。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罗大伦也在《阴阳一调百病消》一书中对八珍糕屡屡称赞。 ![]() 他分享出了改良后八珍糕的配方:太子参20克、白术30克、茯苓50克、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芡实20克、白扁豆20克、莲子肉50克、生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 ![]() 把这些研成粉末,再把糯米、大米研成粉末(大米和糯米的重量分别是二百克),然后和其他粉末混合,加水和成面,可以加一点白糖,然后放在笼屉内蒸,蒸熟了以后切成糕,烘干,以便于存放。 ![]() 脾胃不适者,可按照上述配方自己制作,若觉得材料繁多,程序复杂,味道不好控制,那么可以试试看这款经典的古方八珍糕。 为了还原这一口美味,从选材到最后的烘焙,经过数十次的改进,配方比例的调整,终于研制出这样一款口感和营养都十分不错的八珍糕。 ![]() 遵循古方,选取了八种药食同源的道地食材,我们在原有的基础配方上进行增减,添加了一味适合现代人体质的,鸡内金,鸡内金乃鸡脾胃之中的黄色膜,有疏通清理之效,体内的寒、浊、湿,皆可用其清之,无论后面的食材效果再好,也得把脾胃清理干净,食材才能补养得进去,这就是现代人养脾胃,在通不在补的原因。 ![]() 而且积滞的东西清理完,里面的气机一定不对劲,就和洞穴中乌烟瘴气的环境一样,这时也得需要一味能够调顺气机,让气机平顺下来的东西,麦芽行气,起到了调理气机的作用。 ![]() 彻底清理干净后,莲子的清新之气可唤醒脾胃,之后砂仁辛香,有温散之用,把体内湿浊也可以化开,之后茯苓和薏苡仁就可以发挥各自的作用,这三者可以完成脾胃的升清降浊循环。 ![]() 山药主健脾,把脾胃运化给强健上来,山楂味酸,有收敛效果,把这些补益脾胃的给收敛住,使之不流失。最后把上述的食材都打成非常细的粉末,与小麦粉和鸡蛋混合好,揉成面团,之后再定型烘焙。 ![]() 烘焙的方法也很讲究,摒弃了传统高温烘焙法,采用更为先进的低温烘焙,保留食材中的营养不流失,其中各自的性味也能更好地融合,烘焙后,食材本身的味道散发微微的焦香气,而且没有添加蔗糖,保留食物原始的滋味,不能吃甜的朋友也可安心食用。 ![]() 嚼着干湿适度,不干不硬,丰富的各种果实的滋味,淡淡的清香,不噎人也不黏牙,家里的老人们都非常喜欢吃,每天来上两块。 ![]() 茶:玫瑰茶 除了以食补益气血外,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推荐大家可以善用茶方来对气血虚弱的情况进行调养,而要谈及何种茶方最宜气血,那自然便是玫瑰花了,说起这玫瑰花,古人认为它味甘、性温,入肝、脾经;因主要对付的是肝与脾,且玫瑰花色也多呈粉红或者鲜红,所以“以花养血”的方法,在从前还是颇为盛行的。 ![]() 通常来讲,玫瑰花茶的具体泡法则是取6~10枚玫瑰花干苞,然后开水冲代茶饮,另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适当加入少量冰糖或蜂蜜,这样口感更佳。 ![]() 当然要是你觉得冲泡茶水还是不适合自己,也可以试试这种玫瑰黑芝麻丸,玫瑰是疏肝解郁的,等于变相调理了我们身体的气机,让身体内的气可以更顺畅。之后再利用黑芝麻补气血的作用,就能把我们虚耗的气血补回来。 ![]() 玫瑰黑芝麻丸自己在家就能做,准备炒熟的黑芝麻一瓶,桂圆肉适量,枸杞适量,玫瑰和蜂蜜适量,之后倒进破壁机打成粉,用蜂蜜搅拌黏稠,捏成一个个丸子即可。可以用锡纸包裹好,放到冰箱冷藏保存,吃的时候很方便。 如果懒得自己制作,也可以试试这款现成的玫瑰黑芝麻丸,配料更丰富,有黑芝麻,枸杞,红枣,山楂,百合,燕麦,人参,玫瑰花和蜂蜜。 ![]() 这里面补气血的食材很多,有黑芝麻,枸杞,红枣都是补气血很好的食材,山楂主要是活血化瘀的,对身体也有一定的疏通作用。百合是滋阴润燥的,燕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呵护肠胃,蜂蜜养胃又养阴,这样组合起来,既营养又不会上火。 这里的芝麻也并非简单的炒熟,而是采用了九蒸九晒的制作工艺,即在太阳下晾晒九次,之后再柴火蒸制9次,这样蒸出来的芝麻,营养更容易被身体吸收,而且还可以去除黑芝麻的油腻性和燥热性,吃起来不腻。 ![]() 之后再和其他的食材混合在一起,打成粉,加入玫瑰花瓣和蜂蜜,制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玫瑰丸子,掰开后隐约还能看到食材的颗粒。 ![]() 一口咬下,玫瑰的芳香,黑芝麻的醇香以及蜂蜜的甘甜,都一起在嘴巴里化开,越嚼越香,吃完以后嘴巴里还留有淡淡的玫瑰香,令人心情愉悦。 ![]() 每天2丸,里面的食材都是比较温和的,有养阴的,有补气的,有养血的,搭配很全面,可以很好地满足我们身体的营养需求。 |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5 18:38 , Processed in 0.249893 second(s), 1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