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简单的最易懂的例子来说中医阴阳

2023-8-22 08: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1| 评论: 0

摘要: 用最简单的最易懂的例子来说中医阴阳徐小丽LittleLily2023-08-21 20:56广西徐万燕,中医科 医师 桂平市南木镇卫生院关注阴阳平衡是中国传统的概念,可以用于解释各种事物,不只用于中医。其本质上是指各种事物为了正 ...

阴阳平衡是中国传统的概念,可以用于解释各种事物,不只用于中医。其本质上是指各种事物为了正常的运转,在很多指标上都有其合适的度。让指标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使事物正确的运转,是为平衡。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使事物的运转失常,是为失衡。这本是生活中很常见、很简单的道理。

教材对阴阳的解释有些抽象,导致很多人不能直观的理解阴阳的原理,而这个概念不清晰,会引起后面学习的一系列困惑。因此如何清晰明了的解释阴阳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以前解释阴阳的说法往往是“以玄解玄”,也就是用一个大家不理解的东西去解释另一个不理解的东西,最后还是没有解释明白。所以这次我们找一个大家熟悉的事物来解释”阴阳“。

下面是一个房间温度平衡的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20平米的房间,用作卧室。

我们希望室温控制在25度上下,波动不超过5度,也就是20--30度之间,这是一个适宜温度范围,住起来比较舒服。

如果室温波动超过5度不到10度,表明室温出了问题,但还不算严重。比如若向下处于15度-20度之间,称为寒;若向上处于30-35度之间,称为热。寒与热都视为居住功能受到影响,但勉强可住。

如果室温波动超过10度,处于低于15度或者高于35度的情况,视为失去居住功能。

为了实现这种温度控制,我们配备了一台2匹制冷空调、一个3000瓦电暖气用来调节室温。

暖气可以让温度上升,称为阳。空调可以让温度下降,称为阴。

这段话描述的小例子,已经把阴阳常见的要素包含在内了,下面解释一下:

1、这个例子首先确定了功能,功能是卧室,用来住人。这点很重要,因为功能决定了平衡点。如果房间功能是用来住人,室温平衡点是25度。如果房间用来做冷库,平衡点要定在-10度。所以我们谈阴阳、谈平衡,一定要先说清楚功能是干什么。不同的功能决定了不同的平衡点,进而决定了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

2、平衡点确定后才能谈阴阳:这个例子中,以25度作为平衡点,那么低于这个温度的物体都算阴,比如房间里放一个10度左右的物体,因为它能让房间温度下降,所以算阴。但是如果房间作为冷库,平衡点在-10度,那么放一个10度左右的物体,就算阳,因为它的温度比平衡点高。由此可见,一个物体是阴还是阳,是指其相对平衡点而言。

在我们教材中,用阴阳基本属性和事物本身的阴阳属性来解释,因为描述比较抽象,所以理解起来费力。比如教材说阴阳基本属性中,热的属阳,寒的属阴。那么多少温度算热、多少温度算寒呢?其实这里隐含着以人的体温作为平衡点,高于人的体温算热、为阳,低于人的体温算寒、为阴。如果换一个事物,平衡点变化,原来的属阴属阳也会变化。

一个10度的物体,人的触觉感受会觉得是凉的,属阴。但是把它放到冷库里,它又属阳。所以说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和变动性,同一个事物,相对不同的平衡点,其阴阳属性是变动的。任何事物的阴阳属性都以其相对平衡点的差异而定。

阴阳的基本属性可归纳如下:凡是动的、升的、浮的、上的、外的、热的、明的、无形的等等属阳;凡是静的、降的、沉的、下的、内的、寒的、暗的、有形的等等属阴。即天在上、无形属阳;地在下、有形属阴。日是明亮的、热的属阳;月是晦暗的、寒冷的属阴。疾病中的热证、实证、表证属阳;寒证、虚证、里证属阴。

阴阳的基本属性是绝对的、固定的,但事物本身的阴阳属性却是相对的、变动的。这种事物本身的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变动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关联的相对事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事物内部阴阳属性的无限可分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各有阴阳”(《类经·阴阳类》)。

中医用虚、实来描述失衡的原因性质,用补、泻来描述失衡的调节方法。

该有不够就是虚(“精气夺则虚”)。虚会导致房间调节平衡的能力不足,受到一般的干扰就会产生失衡。

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如果空调出了毛病,输出冷气的能力下降一半,导致夏天气温正常变热的时候,不能提供足够的冷气,这就是虚,因为空调属阴,所以这是阴虚。

空调没有提供足够的冷气,导致室温上升到30度以上,超出了正常范围,称之为热。

这种因为阴虚(空调能力不够)而导致的热,称为虚热。

同理,如果暖气出问题,提供热气能力下降,为阳虚。由此导致冬天的时候,室温低于20度,称为寒。因阳虚而寒,称为虚寒。阳虚则表现为虚寒;阴虚则表现为虚热。

不该有而有就是实(“邪气盛则实”)。实是说房间受到超出常规的干扰,这样即使自身调节平衡的能力是正常的,也会因为干扰的力量过大而失衡。

本例中,如果空调、暖气的功能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人在房间里面生了一堆火,导致房间温度上升,此时即使空调全力开动,依然不能维持室温在合理范围。室温升到30度以上,成为“热”。这个热是因为不该有的火造成的,所以是实热。

同理,如果在房间里放一大块冰,导致室温下降到20度以下,暖气开大也无法调节,成为“寒”。这种寒叫实寒。

还有一种功能亢进的情况也属于实。比如暖气的控制出现问题,在室温已经较高的情况下,依然大功率输出热气,使室温上升到30度以上。这种失衡非外力干扰,而是自身调节问题,也属于不该有的热量太多,所以是实证。

阳胜则人体功能亢奋而见热证;阴胜则人体功能抑制而见寒证。

调节平衡的方法(补、泻)

了解了虚实寒热的道理,那么调节的方法也就自然明白了。

如果是空调或者暖气的问题,那就修理空调或暖气,这就是补。空调为阴,修理空调就是补阴。暖气为阳,修理暖气就是补阳。如果是房间里多了火或者冰,那就把它们清理出去,这就是泻。把火弄出去叫“泻热”,把冰弄出去叫“散寒”。

所以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总的来说,补虚叫做扶正,泻实叫做祛邪。所以说中医的治法无非扶正祛邪而已。

虚实共存

因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过多,所以同一个部位虚实两者并不对立,可以共存;不同部位则可以此处虚而彼处实。一般来说,单纯的正气虚或者邪气实往往只是疾病的初起阶段,病因单一,治疗相对简单。慢性病、老年病、严重疾病往往是正气虚与邪气实共存,既有一个部位的虚实共存,也有不同部位的此虚彼实等等。解决这种问题要分清主次,确定先补还是先泻,或者重补轻泻、轻补重泻、补此泻彼等等。

错误的调节

一定要注意,必须分清虚实,再采取对应的补泻方法;如果判断错误,比如本来是有火的实热,误判成了虚寒,采取了补阳(增强暖气)的措施,就会火上浇油,让室温更加偏离平衡点。或者本为虚寒,误判为实热,采取泻热的方法等等,都会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阳明病,不能食,乃胃中虚寒所致...医者误认...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初硬后溏为胃家实热,妄用苦寒攻下之品,使中气更为虚寒,胃失和降,而生哕逆,此即“攻其热必哕”。...病本属胃家虚寒,攻下则犯虚虚之戒,因而有哕逆之变。

所以一定不能让虚的更虚(虚虚)、实的更实(实实),不能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这是中医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天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

张景岳说:“人之疾病,无过表里寒热虚实,只此六字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虚实二字为最要,盖凡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无不皆有虚实,既能知表里寒热而复能以虚实二字决之,则千病万病可以一贯矣,且治病之法无逾攻补,用攻用补,无逾虚实。”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4)

盛者写之,虚者补之。

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心肺气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扶正的方法可能会有留邪的隐患。比如我们想补一个地方的水,但是水没有流到这个地方,去了它处,使不缺水的地方水过多,就反而补出了邪气。祛邪的方法往往会伤正。比如我们想排除一些废水,同时也可能把好水一同排掉了,这就伤了正气。所以无论是扶正还是祛邪,都要注意对应的负面作用。

很多不愿意系统学习的中医爱好者,不识药性,不懂辨证,在不能全面把握人体虚实状态的情况下,往往只看见到一方面之虚,看不到其它方面的实,进而片面用药,犯虚虚实实之戒,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非常常见。

暮世之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保持指标平衡的要素称为正,其能力不足称为正虚。原则上,维持指标平衡的能力越强越好。比如城市楼房与农村平房相比较,楼房维持平衡的能力强,遇到狂风、暴雨、寒潮的时候,楼房更具有抵御这些外邪的能力,所以人们更喜欢住楼房。对于人来讲,健康的人抵御外界风、寒、暑、湿的能力强,也就是维持自身平衡的能力强大。反之,不健康的人维持平衡的能力弱,稍受干扰就有疾病发生。

不该有的干扰平衡的因素称为邪,过多叫邪实。原则上最好没有邪,如果有的话要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不要超过人的调节平衡能力,超过则发病。

另外,中医在对邪的性质进行描述的时候,有实体物质的邪称为实邪,无形气态或能量类的邪称为虚邪。以后遇到要注意与正气虚、邪气实的概念进行区分,不要混淆。

邪热与痰水、肠胃糟粕、宿食、湿浊等有形之邪相结,皆可致心烦,甚则心中懊憹,以其邪之有形,故称”实”。本条所述,乃因汗、吐、下后,表邪入胸,无形之邪热留扰蕴郁胸膈,并未与有形之邪相结,故称"虚”,并非指正气虚衰。

1.3、平衡的控制

在这个例子中,需要有人来对房间的温度进行判断,如果温度高了,需要开放空调,温度低了需要开放暖气,保证房间温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现在科技发达,也可以使用传感器侦测温度,用程序进行自动控制。

这个控制的功能对应中医精气神中的神,具体在后面的章节会介绍。

1.4、平衡的机制

为了让房间的温度均衡,要制造空气的流动,让暖气产生的热气流向冷的一面,空调产生的冷气流向热的一面,这就是房间寒热平衡的机制,也叫阴阳的交互。

现代人熟知的热传导、对流、辐射等热传递方式,在自然界和人体的温度平衡机制中都有体现。比如自然界云、雨的形成就包含对流的原理。太阳给自然界提供能量就包含了热辐射的原理。

中医将这类平衡机制用“升降出入”四个字来概括。比较大的方面包括人体上、下部之间“升降”平衡,里、外部的“出入”平衡;至于小方面的“升降出入”就更多了,比如脾升清、胃降浊或者肾水升、心火降等等。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它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1)。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2)。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3)。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4)。

升降出入做的好,称为“阴阳相交,水火既济”,是生之象;做的不好,则叫“阴阳分离、水火未济”,是死之象;

中医常说的上热下寒或者内热外寒等,就是人体热量的平衡机制出现问题,造成一部分偏热而另一部分偏寒,严重的话会产生阴阳分离而死亡的后果。

李中梓则具体指出:“天地造化之机,水火而已矣。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水上火下,名之曰交,交则为既济,不交则为未济,交者生之象,不交者死之象也”。这是以水火说明阴阳相互依存、制约的重要意义。临床虚劳内伤疾病,多见阴阳水火升降失常,心肾不交,甚至导致阴竭阳脱,危及生命。

1.5、多方面的平衡

前面这个例子,重点谈的是温度平衡,其实一个房间实现卧室的功能,还有很多其他指标需要平衡,比如湿度、墙壁隔热度、采光度、地面光滑度等等,也就是有多个维度需要平衡。

每个维度指标都和温度指标一样,有平衡范围和失衡范围。比如湿度就要有一个合适的范围,湿度过大变得潮湿或者湿度过小变得干燥,都会影响居住功能。温度失衡,我们用“寒、热”来描述,但是湿度失衡,不能再用这种词,可以用“湿、燥”来描述湿度失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4 23:57 , Processed in 0.179437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