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泡桐

2016-9-21 08:3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68| 评论: 0|来自: 花木资讯

摘要: 毛泡桐(学名:Paulownia tomentosa)为玄参科泡桐属的植物。以其花紫色,又名紫花泡桐。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褐灰色,有白色斑点。叶柄常有粘性腺毛,叶全缘;聚伞圆锥花序的侧枝不发达,小具伞花序具有3-5朵花 ...






毛泡桐(学名:Paulownia tomentosa)为玄参科泡桐属的植物。以其花紫色,又名紫花泡桐。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褐灰色,有白色斑点。




叶柄常有粘性腺毛,叶全缘;聚伞圆锥花序的侧枝不发达,小具伞花序具有3-5朵花,花萼浅钟状,密被星状绒毛,5裂至中部,花冠漏斗状钟形,外面淡紫色,有毛,内面白色,有紫色条纹;




蒴果卵圆形,先端锐尖,外果皮革质;花期4-5月;果期8-9月。分布在北美洲、日本、朝鲜、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山东、湖北、江西、辽宁、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800米的地区。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树冠宽大伞形,树皮褐灰色;小枝有明显皮孔,幼时常具粘质短腺毛。叶片心脏形,长达40厘米,顶端锐尖头,全缘或波状浅裂,上面毛稀疏,下面毛密或较疏,老叶下面的灰褐色树枝状毛常具柄和3-12条细长丝状分枝,新枝上的叶较大,其毛常不分枝,有时具粘质腺毛;




柄常有粘质短腺毛。花序枝的侧枝不发达,长约中央主枝之半或稍短,故花序为金字塔形或狭圆锥形,长一般在50厘米以下,少有更长,小聚伞花序的总花梗长1-2厘米,几与花梗等长,具花3-5朵;萼浅钟形,长约1.5厘米,外面绒毛不脱落,分裂至中部或裂过中部,萼齿卵状长圆形,在花中锐头或稍钝头至果中钝头;




花冠紫色,漏斗状钟形,长5-7.5厘米,在离管基部约5毫米处弓曲,向上突然膨大,外面有腺毛,内面几无毛,檐部2唇形,直径约小5厘米;雄蕊长达2.5厘米;子房卵圆形,有腺毛,花柱短于雄蕊。蒴果卵圆形,幼时密生粘质腺毛,长3-4.5厘米,宿萼不反卷,果皮厚约1毫米;种子连翅长约2.5-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该种在被毛疏密,花枝及花冠大小,萼齿尖钝等方面常因生境和海拔高低而有变异,生长在海拔较高处,有花枝变小、萼齿在花期较钝、花冠稍短缩的趋势。




生长环境

生性耐寒耐旱,耐盐碱,耐风沙,抗性很强,对气候的适应范围很大,高温38℃以上生长受到影响,绝对最低温度在-25℃时受冻害。该种较耐干旱与瘠薄,在北方较寒冷和干旱地区尤为适宜,但主干低矮,生长速度较慢。在土壤pH值为6~7.5之间生长最好。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辽宁南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等地,通常栽培,西部地区有野生。海拔可达1800米。日本,朝鲜,欧洲和北美洲也有引种栽培。




观赏价值

疏叶大,树冠开张,四月间盛开簇簇紫花或白花,清香扑鼻。



绿化价值

叶片被毛,分泌一种粘性物质,能吸附大量烟尘及有毒气体,是城镇绿化及营造防护林的优良树种。

生活价值

5-6年成材,材质轻,弹性好,用于制作胶合板、乐器、模型等。

药用价值

叶、花、种子可作为中药材,根皮入药治跌打伤。




变种

光泡桐




本变种和毛泡桐的主要区别在于成熟叶片下面无毛或毛极稀疏,基部圆形至浅心脏形。

分布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四川北部,栽培或野生,海拔可达1700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1 21:11 , Processed in 0.225636 second(s), 15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