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芍药,可谓花中“奇葩”。但您可知道“伊藤杂种牡丹”、“伊藤杂种芍药”或“牡丹芍药杂种”(以下简称“伊藤杂种”)这样的新“物种”吗? “伊藤杂种”是指牡丹与芍药的远缘杂交种或“混血儿”。第一个“混血儿”由一个名为伊藤东一的日本人于1948年用白色芍药品种‘花香殿’与法国黄牡丹品种‘金晃’杂交育成。由于他首次开创了牡丹芍药远缘杂交成功的先河,立即引起了国际园艺育种界尤其是牡丹界的轰动。为了纪念他的杰出成就,就把凡是用牡丹与芍药杂交培育出来的品种系列或品种群,统称为伊藤杂种。 伊藤当时共给1200株父母本植株授粉,只得到了36株后代植株,其中9株茎叶等性状类似牡丹,27株仅茎叶类似芍药,其他性状类似牡丹,如黄冠、金帝、金梦、金黄色的天堂以及两株粉色品种等。可见杂交成功难度之大,因此这项突破大受国际花卉界关注和青睐。
后来,美国一些育种家也相继进行了几千次育种试验,只有极个别取得成功。不过,经过日积月累,伊藤杂种的品种和花色还是丰富了很多。美国最成功的两个育种家是罗格和多恩,他们经过几乎一生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84年以后,分别培育出黄色、橙色、红色、白色、紫色、粉色、红色与黄色、橙黄与黄色、白色与紫色相间的复色品种以及红黄橙三色相间的多色品种等,如花园珠宝、巴兹拉、希拉里、柠檬梦等。其中多个品种还获得美国牡丹芍药协会授予的金奖。 伊藤杂种的培育之所以如此之难,主要是因为:其一,父母本牡丹和芍药是两个不同的种,亲缘关系较远,亲和力差,结实率低,很难获得杂交种子,故没有种内杂交成功率高;其二,牡丹开花较早,芍药较晚,父母本花期不遇。为了授粉杂交,必须采取催延花期或储藏花粉的办法,但储存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花粉活力下降或败育;其三,受亲缘关系所限,杂交种子发育欠佳,活力较差,难发芽、出苗和成苗。
因伊藤杂种属于远缘杂交种,故杂种优势较强,大都综合遗传或超越了原有牡丹芍药双亲的优良特性,较完美地互补了二者的优缺点,故被誉为奇葩中的“奇葩”。 在外观上,伊藤杂种大多数花像牡丹,而芽、茎、叶、根像芍药。花色、花型、花香等主要表现出牡丹的性状,而芽、茎、叶、根以及长势、花期、抗性、适应性和栽培,则主要表现出芍药的性状甚至优于芍药。其茎和根比芍药更粗壮,木质化程度较高,叶片较大且厚,有光泽,叶色深绿,有法国冬青一样的质感,秋季落叶很晚,观叶期长,有些品种甚至在下霜期叶子依然碧绿。在洛阳地区,绿叶期可达9个月,比普通的牡丹芍药长3~4个月。所以,无花时,它们仍像观叶植物一样美观好看。
伊藤杂种植株健壮,生长旺盛,适应性强,极抗病虫害。不仅适合在气候温和的中纬度地区(如我国中部大多数省份)栽培,更适合在气候比较寒冷或炎热、不适合栽培普通牡丹的东、西、南、北方地区栽培,而且开花特晚,花期长。在洛阳地区,花期可从4月下旬持续到6月上旬,正好在普通牡丹开花后和芍药开花前或与普通芍药同期开放。单花期达7天左右,整体花期35天左右,比普通牡丹芍药分别长2~3天或半月左右。可有效地弥补中国牡丹文化节后期的空档,显著延长整体牡丹芍药的花期和牡丹花会时间。 生长习性大都同普通芍药一样,冬天地上部分枯萎死亡,春天又开始萌发生长。繁殖与芍药基本相同,也是多采用分根法,繁殖系数较低,速度较慢,加之根系多为半木质化,质地较硬,故操作比芍药更困难些。
伊藤杂种因培育非常难,成功率极低,繁殖也较慢,性状又颇为新、优、奇、特,显得尤为珍贵,一问世就受到世界园艺界的高度推崇。目前,一株1~2芽的分株苗,在美欧市场上售价高达40~180美元,而且数量很少,供不应求。 伊藤杂种在中国的引进和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和同仁经过20多年的高度关注,设法引进,潜心试验,大力开发,现已取得成功,并可批量生产。
|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1 21:23 , Processed in 0.211785 second(s), 1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