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气,气血就有来源

2024-11-27 16: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 评论: 0

摘要: 建立中气,气血就有来源 今人不知道气血来源于脾胃,要吃东西才有气血,还天天想着吃什么药补气血,这不是笑话吗?但看今日气血两虚者,无不是先脾胃不好,然后吃不下多少饭菜,慢慢才气血虚或者出现贫血的吗? 所以 ...
建立中气,气血就有来源 今人不知道气血来源于脾胃,要吃东西才有气血,还天天想着吃什么药补气血,这不是笑话吗?但看今日气血两虚者,无不是先脾胃不好,然后吃不下多少饭菜,慢慢才气血虚或者出现贫血的吗? 所以伤寒论立方,如外邪闭其营卫者,则用小建中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如内寒湿气,伤其中气者,则用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什么叫外邪闭其营卫者?营就是血,卫就是气,外邪就是指外面的邪气,整句意思就是,被被外邪袭击后,也就是感冒好了以后,气血不足了,因气血不足,无力消化食物,就会出现腹中疼痛,喜温喜按,或者心中悸动,虚烦不宁,这就是小建中汤的症 所以有人说:小建中汤是虚劳人专用方,却不知虚劳的人,主要就是气血虚,气血为何会虚?或消耗过度,或伤其脾胃,或用药错误等等,不然气血怎么会虚?气血一虚,消化就不好,气血来源就匮乏,虚劳病不就出现了吗? 所以凡虚劳病者,先救其胃口,就是让患者消化好,让他多吃饭菜,这样身体才能慢慢恢复,而今人一遇虚劳就说要补气血,却不知气血来源了脾胃,那么身体又如何能够恢复?难道靠吃药就能调好气血?呜呼!这就是下医者调气血,上医者调脾胃,就是此理呀 又讲理中汤,上面讲内寒湿气,寒则不运,不气化,自然就痰湿生,这就是内寒湿气,如何去内寒?这里用到的就是干姜,干姜能温里寒,散寒助运,又有了白术燥湿,人参补胃气,炙甘草和中, 中焦寒去,水湿排出,那么脾胃就恢复了正常运转,上下气机皆通,所以腹痛止,疼痛消失呀,比如胃寒之人,多吃一点寒凉的,或者吃一点硬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马上就知道肚子不舒服,这时你用点理中汤或者附子理中汤(芄)等,等下就好转了 (理中汤加附子之意)为何要加附子?附子是温肾阳,补命门之火的,加附子就是温肾阳,或者讲温肾阳来帮助脾阳恢复,因为人的消化,离不开三阳(心阳,脾阳,肾阳),有一阳不足,消化就会减弱,这个我以前写过文章,大家可以去翻看 比如上面的小建中汤,也是用于脾胃虚寒的,方中的桂枝不就是温心阳吗?再讲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治疗虚劳少腹弦急,阴部寒冷,目眩发落,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或心悸,遗溺等,不还是温心阳的思路吗?加龙骨牡蛎做什么?就是使其心肾相交,引心阳下行来治下部阴冷,如下面不冷,男子怎么会出现遗精呢?怎么会连精子都固摄不住呢? 又比如桂枝加附子汤(就是桂枝汤加附子),治疗太阳病,发汗后,遂漏不止(就是出汗不停),其人依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加附子做什么?就是引肾阳去帮助心阳呀,汗为心之液,出汗多依然还是心阳不足,但现在心阳不足,固不住汗,所以加附子引肾阳上去,也就是扶阳派说的,引真阳(肾)去帮助君火(心),君火得旺,其汗自止,我这样讲大家就明白了 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蔡老师答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3 05:08 , Processed in 0.247940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