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有宝丨青苔变金银!浙江莲都小小苔藓火遍全球 潮新闻 记者 张源 周旭辉 共享联盟(莲都)孔安迪2024-12-10 11:57全网传播量2万 拾草、裁剪、分拣、打包……眼下正值农闲季,但在丽水莲都区老竹畲族镇的农户们却“闲”不住,他们正忙着在一片片林下、水稻间套种苔藓。 走进赤坑民族村的香榧基地,漫山的香榧树下摆放着成片的方块盒子,盒子里种的便是翠绿的苔藓,远远望去仿佛是山上“长”出了抹茶巧克力。 “目前这片香榧林的树还不够大,看起来比较稀疏。”赤坑村党总支书记刘建忠告诉记者,最初是考虑到香榧投产时间长、产出慢,收益无法在短时间内保证,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开始尝试林下套种苔藓。 小小苔藓能赚几个钱?起初,刘建忠并不相信苔藓能带来多少收益。“村民们在种,我心里在忐忑。”直到今年4月,苔藓的第一笔收益到账了,足足有30多万。“这都是额外的收入,对于我们这个村集体来说不少了。”同时,苔藓植物能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杂草和低矮灌木的生长,又能对香榧起到间接抚育作用。而对于苔藓来说,老竹镇的气候湿润,森林植被丰富,非常适合苔藓茁壮生长。 2023年,作为全国第一家苔藓专业化繁育企业的丽水润生苔藓科技有限公司,与老竹畲族镇牵手发展苔藓种植特色产业。赤坑村也与润生苔藓签订了“共富合伙人”协议,由企业无偿提供苔藓种苗、免费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按市场价保底回收,并为村民提供长期工作岗位。目前,香榧基地中的200亩砂藓长势良好,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60万元、带动周边100名村民增收100万元以上。香榧林下的苔藓套种成功后,相继出现了油茶套种苔藓、玉米套种苔藓、水稻收割后套种苔藓等模式,拓宽了发展苔藓产业的思路。“以前村里只有留守老人300人,现在大家看到苔藓效益好,回来了600多人。”刘建忠说。 “尖叶匐灯藓有强大的空气净化能力,是天然的生物质空气净化器;分布广泛的泥炭藓有很强的固碳能力;像大灰藓,一年的需求量大约在100万平方米,市场空间很大。”润生苔藓部门经理梁赫说,过去苔藓多见于营造微景观,但如今,小苔藓的大产业早已从“造景”延伸到环境绿化、生态修复治理、医药健康等领域。目前工程生态板块的苔藓占了总销量的六成左右。 “今年我们还接到了韩国、新加坡、南非、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订单,预计年底就能拿到出口许可。”梁赫告诉记者,出口许可达成后,仅苔藓的出口销售额一年就能超过3000万元。明年,老竹镇还将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将实现无菌自动化、智能控制的立体式苔藓生产,高标准化工厂将把土地利用率增加7倍以上,一年四季都能实施标准化生产。预计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3 02:03 , Processed in 0.189578 second(s), 1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