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凤头燕鸥云观鸟启幕:40天沉浸式见证“神话之鸟”生命奇迹 潮新闻 通讯员 朱齐超 尤珍珍 许力琦 张剑2025-05-22 09:01全网传播量7.2万 00:00 04:28 初夏的晨光中,舟山五峙山列岛传来熟悉的啼鸣——去年被环志、佩戴卫星追踪器、被科研人员亲昵地称为“团团”的中华凤头燕鸥成鸟,和一众燕鸥盘旋在岛屿周围。 这个温情的画面,也揭开了舟山五峙山列岛生命繁衍的又一个序幕:5月22日9:00,一场为期40天的云端“生命观察”将在潮新闻客户端正式启动,邀你共同见证极危物种重归碧海蓝天的生命奇迹。点击链接可以“云”赏神话之鸟 中华凤头燕鸥被称为“神话之鸟”,它们数量稀少、踪迹神秘,2010年,全球中华凤头燕鸥种群不足50只。自2013年和2015年,浙江省林业局先后在象山韭山列岛和舟山五峙山列岛启动中华凤头燕鸥系统化人工招引和种群恢复。2025年,恰逢舟山五峙山列岛开展人工招引10周年,这场跨越时空的生态守护更显意义非凡。 十年坚守,数字赋能下缔造物种复苏传奇 中华凤头燕鸥的迁徙行为与其独特的繁殖周期深度绑定。每年5月正是东海海域的气候窗口期,海水温度升至20摄氏度左右,既保障了燕鸥觅食效率,又避免强风暴摧毁巢穴,因此燕鸥们便会不约而同选择在舟山五峙山列岛落脚繁衍后代。 中华凤头燕鸥的繁衍机制精密却脆弱,对其实施种群恢复异常困难。每对中华凤头燕鸥夫妻每年仅产1枚卵,孵化需22至28天,育雏长达35天左右,雏鸟需要亲鸟全天候守护,外界的过度干扰会导致它们繁殖失败。 中华凤头燕鸥“团团” 2024年,科研人员为监测中华凤头燕鸥的行踪及迁徙轨迹,为一只成鸟佩戴了环志脚环与卫星追踪器,并为其取名“团团”。历经一年的“环球旅行”,科研人员通过监测飞行轨迹惊喜发现,今年4月,“团团”再次回到了它熟悉的家园——舟山五峙山列岛。 监测数据显示,当前中华凤头燕鸥全球数量已突破200只,其中每年来浙江繁殖的成鸟占85%以上,单2024年就孵化雏鸟39只,自2015年至2024年在舟山五峙山列岛共繁育雏鸟87只。 AI赋能全民守护,沉浸式探秘“神话之鸟”的生命故事 2022年5月22日,浙江省林业部门首次启动中华凤头燕鸥慢直播项目,通过连续三年的云端观测,数以亿计的网友见证了这一全球极危物种的生存密码转化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样本”。如今,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与“神话之鸟”的云端相约,已成为人与自然之间最默契的约定。 在本次云观鸟活动中,观众不仅可在潮新闻客户端实时观察燕鸥筑巢、孵卵的全过程,AI助手“潮奔奔”还将化身数字导览员,为观众解答有关中华凤头燕鸥的专业问题。此外,6月8日世界海洋日当天,“乘风踏浪”团将与“环球旅行家”团团实现跨次元对话互动,沉浸式体验“神话之鸟”保护之旅。 本次活动还创新设计多项互动环节,如科普有奖竞答、精彩画面集锦征集、育鸥师竞猜环节等,多重生态好礼等你来拿。活动期间,还将同步推出“燕鸥”周报融媒体作品,记录燕鸥们的有趣画面和温暖故事。 潮起山海,候鸟归乡。作为浙江林业“山水精灵”品牌系列活动之一,中华凤头燕鸥云观鸟活动通过镜头带大众近距离了解野生动植物。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林业局主办,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舟山市林业局及定海分局承办,浙江自然博物院提供技术支撑。 “转载请注明出处” |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2 02:49 , Processed in 0.258204 second(s), 1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