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万亿市场,生鲜果业人的未来在哪里?(五)

2016-9-28 10: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3| 评论: 0

摘要: 果业规模化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能够称得上果品品牌公司的仍是个位数;原因在于,能攻破两大世界性难题的依旧是少数,即果品的标准化和果业的规模化。仅果品标准化就非常不易,佳沛解决了猕猴桃的标准化,都乐解决了香 ...
果业规模化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能够称得上果品品牌公司的仍是个位数;原因在于,能攻破两大世界性难题的依旧是少数,即果品的标准化和果业的规模化


仅果品标准化就非常不易,佳沛解决了猕猴桃的标准化,都乐解决了香蕉的标准化,新奇士解决了橙子的标准化,这也才有了成为佳沛、成为都乐、成为新奇士品牌的基础。


做到果品标准化还不够;透过众商业现象,我们不难看出,伟大的公司和品牌除了标准化,通常还意味着规模化。如果说标准化是基础,那规模化则是保障,是落地的保障。佳沛、都乐、新奇士除了解决了标准化;他们一开始就具备着较强的规模化能力。


佳沛成立之初,就有2000多户果农的加入。非简单加入,2000多户果农还纷纷注销了各自经营了数十年的品牌,大家都共用一个品牌“佳沛(ZESPRI)”,实行统一的规模化管理。新奇士也是,最开始是1000多户果农共用的品牌,发展至今已成拥有6000多成员的跨国企业。 


然而,规模化是我国果业长期存在的一大痛点,也是我国果业发展目前最难突破的地方。中国务农数量世界最多,但一直以来都是各自为战,仍处于分散的初级阶段。纵观整个果业链,都是小而散的存在,可以说是非常的散,上下游较割裂


过于分散带来的不利是,种植、生产等环节很难做到专业化、工业化、标准化。往往,所产出的品质难以保障——每一批次的产品都不太一样,同样果品的标准也不一样,今年与明年也不一样;消费者的信任度就很难建立起来。销售环节上,到处是小体量、不成规模的销售,影响力自然也很难谈起;即使是有牌子,也很难形成记忆,无法有效形成品牌。


试想下,当初佳沛的2000多户果农不是集中生产,不是统一化管理、规模化发展,而是分散在各地。佳沛还能做到如今的品质,如今的品牌价值,如今的销售利润吗?


显而易见,没有规模化,很难做到果品的品质化和标准化,也很难建立起品牌应有的信任度、影响力;中国果业品牌缺失,所以常常出现价格战,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其结果——中国的果业走势举步维艰。


因此,规模化是果业做大,甚至是做强的保障。规模化还有两个好处:一方面,打破集中上市,做结构性调整,通过改变顶层的供需关系,从而改善果贱伤农的局面;也是打通果业的上中下游,符合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另一方面,规模化也是对自我的约束,可起到净化行业的作用,也是对行业的自我保护。


而且,从品牌建设的角度来讲,规模化就是要达成——既要让品牌留在消费者的嘴里,同时也存于消费者的心里


(写到这里,笔者倒能理解百果园为什么要5年开10000家店。由于生鲜的经营特性,可通过规模化,提升边际效益,规模做的越大,不仅意味着成本最小化,还意味着品质可最优化)


规模化这个又长又大的痛点,在笔者看来,是我们力量不够所致,是集中力量的力不够。我国果业的建设及突围应是一件抱团发展的事情,全产业链布局,产业化分工,利益一体化,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密切合作,协调发展。需要产业链的各环节齐心协力,倾全力共同做好一件事


同时,还需要有较强大的龙头企业,以及强劲的投资实力,和各环节优质要素一起去带动这个行业,让我们的果业可以更快的进步。如通过规模化的联合,共同组建社会型企业,即先是企业,同时肩负起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


像日本的大地宅配,原本是NGO组织(非营利组织)——日本守护大地协会,为了让NGO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通过众农户、协会成员等共同出资,建立起利益共同体的方式,现已做成为日本守护大地协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企业的商业属性和NGO的非营利公益属性的社会型企业。


作为企业,大地宅配下设分公司,分别经营宅配、网购、批售、餐厅和生态住宅业务;作为NGO,做推广有机农业,改善校园膳食等公益活动。整个企业是一个团队,但是做两套事情。据了解,截止2015年底,大地宅配已有2500名生产者会员,宅配及网购会员241000人,员工198人。2015年总销售额约10亿元人民币。


可以说,大地宅配就是一个利益一体化、规模化联合,建立社会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让社会受益的同时也让企业获得商业收益的典型案例。


同样,佳沛(新西兰奇异果国际行销公司)、新奇士(美国新奇士种植者公司),也都是规模化联合下的社会型企业,实现了社会受益+企业收益,利益共同体的各个环节均得以更佳收益。



果业联合后如何发力,笔者就讲到这里,一句话来说就是:果品标准化+品类品牌化+品牌商业化+果业信息化+果业规模化。


而关于果业人的未来在哪里,笔者认为像日本的大地宅配、新西兰的佳沛、美国的新奇士,这种利益一体化、规模化联合下共同组建的社会型果业企业应是我们的未来。


在这个共同联合下的社会型果企里,每个果业人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而在相应环节里获得更好的收益。毕竟,产业强大,企业才能强大,个人才能强大;整个行业都不行,个人也很难好到哪里


那么,我们有类似大地宅配、或是佳沛、新奇士这样的果企吗?


目前没有。不过,未来可能会有,且或有可能做成。——“优果联”,就是这样一个雏形的存在


较之而言,优果联也是更符合中国果业的存在——优果联所提出的“3+2+2”模式,即三大板块+两个平台+两个支撑,笔者认为符合我国果业发展特情。笔者也是在得知优果联的存在后,引发了笔者对果业的进一步思考。


三个板块——种植服务、商品化服务、品牌营销板块。两个平台——种植基地、销售渠道平台。两个支撑——金融资本、信息科技支撑。

优果联,即优质果品产业联合会,是由百果园牵头发起,和中国优农协会联合了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佳沃鑫荣懋、本来生活、北京正大果业、山东佳农集团、海南天地人、海阳津成泰等共同发起组建的果业联合组织。

作为协会,优果联对行业内全产业链的,相关的生产要素,如种植技术、销售渠道、金融资本等进行整合,形成产业联合体,促使整个行业的提升。

作为企业,优果联下设优果联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营销支持、资本投入给到第三方(如种植基地),与第三方共同来孵化品类品牌,从而提升与该品类品牌相关的各个企业,各个环节

用某位业内人士的话来说,“百果园除了前端门店,还在后端布局了100多个种植基地,可谓是既懂下游,又懂上游,其创始人余惠勇对果业也具备足够的感情,作为优果联的核心发起方,优果联还是让人有所期待的。”

笔者不敢绝对地说优果联就是中国果业的未来,但至少优果联在大方向上应该是没有错的。而且,中国果业的发展,也确实需要像百果园、佳沃鑫荣懋、本来生活等这样的果企,余惠勇、廖懋华、喻华峰等这样的果业人的参与。


但有一点,还是忍不住吐槽下——当笔者得知,优果联要在20年内打造100个品类品牌(100个果业上市公司)时还是甚为诧异。虽然,无论是从成员企业的规模,还是从全产业链的角度,优果联的初创阵容都非常强大。也虽然马云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可是,20年内打造100个上市公司,即使是集全产业链之力共同来打造,这样的梦想还是未免太大了点吧?


不过,看衰也好,观望也好;最难的,还是国人几千年来各自为战的传统观念。而且,重要的是,在果业的联合发展上,终于有组织(企业)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有许多心存良知的果业人,他们奋战在果业一线,致力于改善果业生态,让果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消费升级,水果市场开始火热,水果行业得以重视,正进入高速发展期,高速竞争期。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中国果业正危机四伏——种植环境的恶化,国产水果的颓势,日益激烈的价格战,众多外来水果的冲击等,果业形势比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拯救果业已刻不容缓。


优果联,做优质的果业联合,这相当难。但再难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总有人会去做。笔者相信,果业是一个值得做的事儿,也是一个伟大的市场,势必诞生出伟大的企业来。


而且,无论结局怎样,至少余惠勇这个水果老炮儿为行业指了一个方向。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一意做水果,从百果园,到优果联,余惠勇也在果业的道路上践行渐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4 03:40 , Processed in 0.216534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