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行业的产业化趋势愈演愈烈,你还停留在只靠卖苗子赚钱的初级阶段吗? 在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一个面向游人开放的植物编艺公园为大家展示了当地花农增收的新路子。 这个植物编艺公园里的景观都是采用紫薇、女贞、桂花、杜鹃、海棠等植物原料制作而成,有十二生肖、工艺字、中国结、亭子、花瓶等110余种的艺术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既去库存,又能增值,这样的路子难道不是苗木人梦寐以求的吗? 近年来,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已开始利用当地的苗圃资源来发展观光旅游休闲,既提高了苗圃的经济效益,又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要求,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而,花木编艺,成了这其中一种特别的存在。 花木编艺,顾名思义就是将植物的藤条按照创作者的思路进行编织造型,其本质是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将植物变成充满创意的景观,从而成为园林景观艺术的组成部分。从手法及渊源上来说,编艺和盆景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编艺技法的代代相传,植物造型亦在不断更新改进,越来越多的花木品种逐渐被运用到编艺中去,造就了如今蓬勃发展的植物编艺产业。同时,因为融入了编织技术,花木的价格也得到了提升。 以桂花为例,1株10公分的八月桂曾经卖两三千元,现在只能卖50元至500元,但如果用6株10公分的八月桂编织成一个亭子就能卖15000元左右。一棵2年生的野鸭椿苗卖10元,一个‘花瓶’用24棵或36棵,编成一年后,一个可卖近4000元,经济效益成几何倍数增长。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心动?虽说心动不如行动,但在行动之前有几点内容大家还是要思量清楚的。 首先,要对自己基地的苗木进行评估,在确认可以进行造型之后,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作业。 其次,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植物编艺不是件简单的事,与传统花木种植相比,养育这些用于编艺的花木要费工得多。制作时要先编好‘花瓶’的架子模型,然后再将苗木巧妙编入架子。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还要不断矫正,直到完全成型。 以一款3米高紫薇“花瓶”为例,每长几公分就要捆绑一次,绑的不好还会导致紫薇条不易存活。而且要让十二株紫薇长的匀称漂亮也是一个技术活。这些都是需要长期实践才能积累的经验。 苗木生长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其生产是长线生产,种植品种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各种绿化工程对苗木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一些中小苗圃来说,选择品种就像在“押宝”,一旦选择不对路,销售受影响,土地成本和管理费用就会让众多中小苗圃很难承受。 花木编艺是在苗圃现有条件下适当调整,投入的成本相对来说不高,需要付出的更多是设计、经营、文化等无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规避因品种选择不当而带来的风险。 因此,苗圃可以将花木编艺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实现纯绿地生产价值的多元化,充分发挥苗圃的潜在价值,使苗圃能更好地持续经营。 |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9-6 22:36 , Processed in 0.236811 second(s), 1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