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苗木行业不行了?谁告诉你的?

2016-10-11 15: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7| 评论: 0

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行业内被一种悲观慌张的气氛所笼罩,都在说“苗木行业不行了,苗子太多没人要了”,把行业的情形说的是惨不忍睹,说的有鼻子有眼,个个唉声叹气,好像死神真的就降临苗木行业似的。要我说这全完是杞人 ...

最近一段时间,行业内被一种悲观慌张的气氛所笼罩,都在说“苗木行业不行了,苗子太多没人要了”,把行业的情形说的是惨不忍睹,说的有鼻子有眼,个个唉声叹气,好像死神真的就降临苗木行业似的。

要我说这全完是杞人忧天,自己吓自己,同行吓同行,贩子吓苗农,说苗木行业不行了,其实质是常见的中小规格苗木没有前几年暴利了而已,一部分想靠种植常规中小规格苗木在短时间赚取暴利的人愿望落空了而已,不是行业不行了!难道不对吗?

当然出现这种悲观情绪是有一定原因的,究其原因,有这几个:

第一:是受国家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和房地产行业的调控的影响,园林绿化类工程相应的有所减少,园林用途广的苗木数量应用有所下降,相对应的苗木价格相对前几年有所下降,凡是在市场上流动的商品其价格都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苗木行业也不例外,从全国的大农业范围内看,苗木价格受市场规律的影响正在回归合理的价格。

第二,暴利思维作祟,价格下跌不能等同于不赚钱,举个例子,这几年炒的很火的国槐,就我公司的苗圃来说,我3公分的国槐只要卖到4元钱,我就赔不了!卖5元我就赚了,卖6元就赚的更多,能卖10元就大赚,为什么3公分的国槐一定要卖30元才甘心呢?!这个帐有几个育苗户算过?当然就目前的行情,这些常规中小规格的苗木价格远不止于这么低。不过也得随行就市,能出就出,尤其是中小规格的苗木

第三,部分投机经纪人捣乱市场,在行业内有一部分爱忽悠的苗木经纪人,像今年秋季,借助这股恐慌风故意欺压苗农,3公分原生白蜡想出5元钱买走,5公分旱柳给6元,感觉自己还在拯救苗农一样!扰乱市场,蛊惑人心,到头来把市场搞的乌烟瘴气,尽干损人不利己的事,最终自己也捞不到好处。

那说了半天,那到底苗木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我们在这里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苗木依然是个朝阳产业,潜力巨大!

第一是环境的需要

“国在山河破”的情景竟然在我们这个曾经被称为天朝上国的国度上演了,这个国度古老但并不美丽。京城几乎天天被毒雾包围,习主席出行也得带上口罩!癌症村近几年几乎呈喷井势在全国各地爆发!原有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虽然国家花了大气力在整治,可现实情况是局小部在缓慢的改善,总体在恶化!这种状况不但危害我们自身健康,更会贻害后代,甚至断子绝孙,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生态建设被提上了国家战略的层面,生态建设就得植物造林,栽树种草,不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是几十年半个世纪或许才能完成,一个被破坏的矿山,一座树木被砍伐殆尽的荒山,不是花两三年把树栽上就能解决问题,要它恢复它原来一套的生态功能,需要半个世纪或者更长的时间,生态绿化所需要的苗木将是个天文数字,津京冀治理雾霾的生态林工程,西北地区的防风固沙工程,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治理工程等等,近期来,各省市都规划出了生态公园建设方案,在西北宁夏永宁的一个县城,就有一个3万亩的生态公园工程,这些工程用苗量是何等的大,天文数字。这也说明生态绿化是一场持久的战争,生态绿化行业还是个朝阳产业!

第二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要

经济在发展,生活水品在提高,居民对于自己居住的小区和城市的坏境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绿化需要升级,层次要提高,由原来的树种,设计千篇一律,到现在绿化品种,设计风格的多样化。这就要求对苗木的质量要求很高——精品苗木持续畅销,很多时候高端精品苗木几乎是一苗难求!试问,有谁见过高质量的精品苗木过剩了?绿化市场对于精品类苗木的需求非常之大。

在城市居民的家庭里,也越来越注重室内绿化了,不管在室用苗木花卉的质量上还是品种上,都有很多成都的提高,这也是一片很大的市场。

鉴于以上几点,我们也就大概摸清楚苗木行业的发展局势和方向,那么自然而然我们就有了育苗的方向

首先对于自己苗圃产品消费市场的定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要把你的苗子卖给谁?卖去干嘛用了?是上了荒山造了林?还是进城园林工程用,还是进了市民的厅堂?定位好之后,就有针对性发展了,比如荒山造林,在北方刺槐,山桃,山杏,紫穗槐,油松等抗寒性强的品种用的多,尤其是容器针叶树近几年在荒山造林方面的用量呈几何势增长,营养杯油松,营养杯樟子松,营养杯华山松等,这也给育苗户透露一个很重要的市场信息,容器苗因其巨大的优势将来在苗木市场将会占有越来越多大的比重)对于园林类和室内绿化类的,就要求培育苗木向高端,精品方向发展,对于乔木类,高度,粗度,分支点,树冠都要统一标准,这方面总就一句话,走标准化生态的路子。

在这里我们稍谈谈行业内的一些病症,表现在盲目跟风上,品种选择和育苗方式上。

在这中间也有行业的通病,跟风严重,早在2012年春天,和山东滨州,济宁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极力推荐速生白蜡给我,当时速生白蜡在山东和河北地区大面积种植,而且人人都说好,当时的速生小苗价格都是1.3元左右,因为历史在不断的用血和泪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人都说好,几近疯狂!那么就很危险了!这是市场的规律,永恒的规律,我们前辈吃了多少亏?可还是前仆后继的有人去做!国人啊,就是不长记性。

在品种选择上,很多人都喜欢选择速生的,初衷是长的快,出圃快,赚钱快,我认为盲目的引种确实长的快,可死的也快,亏钱也快!最近又一个新的品种横空出世了,速生榆,从宣传上看,这个树种相当好,速生,抗寒,抗旱,树形好,绿期长,可我想说,速生白蜡,速生国槐,速生杨刚出道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宣传的呢?回过头再看看当年这些被炒作几近疯狂的速生树种现在的市场待遇如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速生树种上,有了这些速生前辈们的前车之鉴,就八个字“速生有风险,引种需谨慎”,再加三个字—“你懂得”。这不是说我们否定新事物,也不是速生树种都不好,凡是存在的,必然有其合理性,最起码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它到底怎么样,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实践,时间,市场会告诉我们答案!

原生的白蜡国槐是很多,尤其是小规格的,可这些树种毕竟经过上百万年年的自然环境的考验过的,上百万年的时间告诉我们,这些原生的国槐和白蜡是风吹雨打靠的住的。因为跟风严重,同质化问题突出,原生白蜡和国槐是有那么一点过剩,可我想问,彩叶白蜡过剩了吗?龙爪槐过剩了吗?黄金槐过剩了吗?你提高你苗木附加价值了吗?所以说,你觉的过剩了,赚不了钱,实质上是你思维跟不上世代和新事物的发展,不是行业有问题,是你脑子有问题,思维方式有问题。

在育苗方式上,粗放型育苗方式很普遍,尤其是在西北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我在西北做过调查,比如在乔木种植上,像国槐,白蜡,旱柳,新疆杨这些树种,苗农一般一亩地定制小苗都在3000棵以上,且不注重杆形的培养,这样的育苗方式到底能赚多少钱?在不学习新技术,不掌握市场动态的情况下,都在幻想着前两年的暴利价格死死守着自己地里的那些死不死活不活的小老树,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苗木市场中,他们不死?死谁?!

行业在飞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想在行业立于不败之地,都要变成内行才行!正所谓外行变内行,学习是桥梁。不管是苗木经纪人还是育苗户,都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4 12:52 , Processed in 0.220815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