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树名木:独木成林·天龙落地

2016-11-8 09:0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23| 评论: 0

摘要: 该树独木成林,像天龙落地盘居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水井村(距东坡书院约2公里);俗称小叶榕,约30米高,从平地盘卧跃起、庞大威然、回旋耸立;覆盖总面积约3亩,遮天蔽日,冬暖夏凉,是村民们相聚相处、防寒避暑、 ...



    该树独木成林,像天龙落地盘居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水井村(距东坡书院约2公里);俗称小叶榕,约30米高,从平地盘卧跃起、庞大威然、回旋耸立;覆盖总面积约3亩,遮天蔽日,冬暖夏凉,是村民们相聚相处、防寒避暑、玩耍游戏的最佳场所。据说,水井村未落成之前树已存在,而水井村史最早记载已有800多年。因此,树龄恐怕将约有上千年!千百年来,古村呵护着古榕,古榕见证着古村,她们共同演绎着、编织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通天灵神井】为了世代生存古村先祖在榕树旁挖了一口井,水源充沛甘甜,美味可口。井水除了哺育村民、治疗疾病外,还有很多神奇之说。相传,古代赶考科士若先饮其水再洗脸擦目,便能金榜榜题名、光宗耀祖。另外,井水每日早中晚三时变三色,最怕万一变成混浊黄脏之状!因为那是预告着国家和本村冥冥之中将有重大变故,因此,村民便将此井称为“通天灵神井”,并将村名命为“水井村”。
    【榕下传孝经】明崇祯六年曾开公考中第三名举人归乡后,宁连续九年守孝不为官而在古榕下办学施教,用传统的优秀的中华孝文化教化着四面八方的黎民百姓,让他们过上安康幸福的生活,并遗有《咏儋八景》等名著供后人拜读……开公在榕树下的所作所为可谓功德无量。
    【明珠入黎暗】明岁贡曾宏公、举人曾开公是连胞两兄弟,因他们才华出众而被合称为“海外两明珠”。曾宏公其人文武双全,乃当时当地反清复明重要领袖,曾在该古榕下为汉民族复兴大业招兵买马,辗转奋战。后来,曾宏公在反清兵败无力复明之时,曾在古榕下慷慨赋诗:“手持铁剑挽山河,身披黄符上枕戈。食客三千毛遂少,将军百万李陵多。眼看人事都如此,天道无言可奈何?…………”。为了保存遗力、东山再起,他不服清王管制、不习清人发型而毅然率领几千兵马进驻白沙黎寨……时至今日,在白沙县广雅镇照明管区禾能村周边还有几百户讲儋州话的曾氏后裔。后人对他俩作赞联:“弃官九载不弃孝,留名万代又留头”。
    【红冠祭屋底】相传曾宏公有个忠勇的黎族部下,在某战役中受重伤后追随其主到水井村,但怕连累村民拒绝入村而屈居古榕下,村民便用烂鸡粥喂疗他,可惜因伤势过重无法治疗。但他悲壮牺牲后却化成一尊灵神,时时刻刻保佑着村民的安康幸福。最初村民称其灵神为“屋底公”,后来尊称为“村公”, 因此,村里有个习俗女儿出嫁前一日必杀二对公鸡(俗称“红冠”)煮粥去祭拜“村公”。后人作赞联:“认主孝忠成义士,护民积德变村公”。
    【榕头拴白马】清嘉庆举人张绩(俗称张纲二)曾在该榕树头栓养爱骑白马,在榕底下以诗歌会文人、待墨客,挥写书法,吟唱山歌,曾留下《叹五更》等名著供后人吟咏……
    【革命起风波】民国期间,曾孔传义士追随孙中山先生周游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归乡后,带领村里众多爱国人士在该榕树旁成立“海棠党支部”、“救国农会”、“中山纪念堂”等宣扬革命思想的阵地,并用实际行动成立联络站、兵工厂、卫生院、粮所等武装斗争机构,在村里拉起约二百人的革命队伍,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斗争”等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至今,古榕身上还布满激战时为民兵阻挡子弹而留下的伤痕……
    千年古树,万年沧桑!古榕树历经着风雨的洗礼,历经着岁月的磨练,历经着人文的熏陶,历经战火的考验,她始终坚韧地挺立着、生长着、沉默着……独木成林得宛如一条冲天蛟龙盘卧在百折不挠,愈战愈勇的水井古村中!(儋州汇德商务有限公司  曾圣诲)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1 14:06 , Processed in 0.204471 second(s), 15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