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扦插死亡原因及对策,果断收藏吧!

2016-3-9 08: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84| 评论: 0

摘要:  扦插作为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苗木繁殖方法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但有些苗木扦插初期死亡率相对较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应该怎么去应对?一、死亡原因  落叶苗木扦插后有大约一个月的假活期,一般在二十 ...

 扦插作为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苗木繁殖方法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但有些苗木扦插初期死亡率相对较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应该怎么去应对?


一、死亡原因

  落叶苗木扦插后有大约一个月的假活期,一般在二十天左右,这段时间为死亡高峰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种条采集不合理。

  ①种条的采集时间过早,在苗木未落叶或枝条尚未木质化就开始采集,枝条充实与否,直接影响体内营养物质含量的多少。

  ②从过老的母树上采集枝条,新陈代谢作用弱,生命力和适应性降低,枝条扦插成活率低。

  ③种条的规格达不到标准,只注重种条长度,忽略粗度。年龄相同的枝条越粗越好,而且要有一定的长度。


2、种条处理不科学。

  ①对采集的种条没有随采集随剪穗,对种条和已剪好的插穗未采取必要的保鲜措施,导致种条、插穗脱水。

  ②剪穗时没有按标准尺寸分级,只求数量,梢节部分舍不得放弃,造成剪穗粗细不均,长短不齐,剪口不平滑,剪穗受伤等。

  ③贮藏插穗方法不当,露地沙藏地点未选在背阴处,贮藏过浅或过深,使用的沙质达不到标准,插穗受病菌感染。

  ④贮藏的插穗根基部软组织活动不明显,观察不到发胖迹象。


3、扦插方法不对。

  插穗完全插入土中,顶端芽眼未裸露地面,插穗嫩芽很难拱破土层,会导致芽眼灼伤或腐烂。使用地膜覆盖后直接扦插,导致插穗根基部粘带地膜,阻碍呼吸及养分吸收,影响不定根形成。


二、相应对策

1.选择合适的扦插时间。

  落叶苗木扦插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秋插应在11月—12月土壤上冻之前,一年生插条的再生能力最强,可采用母树根茎部位的一年生萌蘖条,直径应达到0.8厘米以上。

2.妥善处理种条。

  应本着“随采随截随扦插”的原则进行,粗枝短剪,细枝长留,剪穗长十五厘米左右,粗细分开,分级打捆,如果秋季贮藏插条春季扦插,可采用露地沙藏法,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沟,深度在50~70厘米,枝条打捆贮藏,每月检查温湿度,贮藏基质应达到纯净沙标准。

3.注意保护顶芽,防止倒插扦。

  插深度以插穗插入土中3/4为宜,采用地膜覆盖,扦插时应将地膜捅破再扦插,秋插插穗易遭风干和冻害,扦插后应覆土,待春季萌芽时再把覆土扒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7-13 10:29 , Processed in 0.173045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