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竹子将会以一种名为竹缠绕复合材料最主要基材的形式,被广泛开发应用于各种规格的管道、海绵城市建设的管廊,甚至现代轨道交通的高铁车厢,而且,据信在房屋建造方面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潜力。 5月15日,北京,在国际竹藤组织(INBAR)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竹藤发展愿景对话活动中,唯一的经验分享嘉宾、国家林业局竹缠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叶柃先生介绍的竹缠绕复合材料相关产品时,引起了外宾的广泛关注。 据介绍,竹缠绕复合材料是以竹子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新型生物基材料,是可再生资源对高污染、高能耗、不可再生材料的取代。
可以预期在改善生态、节能减排、低碳固碳和“三农”经济方面效果显著,并将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技术、新动力。 中国国家林业局竹缠绕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叶柃作报告 国家林业局竹缠绕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叶柃介绍道,竹缠绕复合材料节能减排与固碳储碳优势明显,若将世界4亿吨闲置竹资源全部用于生产竹缠绕复合材料,可节约能源超过5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12.7亿吨;若将中国1.1亿吨闲置竹资源全部用来制造竹缠绕复合管道,替代钢材可以减排二氧化碳3亿吨,相当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00亿吨的3%。在经济效益方面,仅以管道产品为例,按生产1000万吨竹缠绕复合管道计算,需要消耗2500万吨毛竹,总价值近200亿元,竹材加工产值达340亿元,竹材加工可为85万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人均年收入4万元左右。 中国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教授致辞 以竹子为基材的竹缠绕复合材料,在资源获取方面无能耗,在材料加工、产品制造、运输、安装等方面都是低能耗。竹缠绕复合材料将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发挥重大作用,中国输出技术和装备,利用当地的竹资源和劳动力,生产当地需要的各种竹缠绕复合材料产品,支援当地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致辞 据悉,中国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联合国秘书长南南合作特使、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豪尔赫·切迪克,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委内瑞拉住房部部长曼努埃尔·克维多、外交部副部长普拉森西亚,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中国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常务副主任费本华,以及中国外交部、商务部、科技部和国家林业局的嘉宾和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驻华使节齐聚北京,围绕 “一带一路”竹藤发展愿景展开精彩对话。 竹藤广泛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是推动相关区域南南合作的战略性天然资源。竹藤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将有助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经济增长、保护环境、减少贫困、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等一系列核心目标。 注:以上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 最新评论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9-7 22:36 , Processed in 0.209692 second(s), 14 queri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