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2017-5-22 10:4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84| 评论: 0

摘要: 9园林用途编辑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在中国 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 ...

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在园

林中应用普遍,常作 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在中国 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 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在住宅四旁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树,能收到:金风送香"的效果。在校园取“ 蟾宫折桂”之意,也大量的种植桂花。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也是 工矿区的一种绿化的好花木。

桂花香气扑鼻,含多种香料物质,可用于食用或提取香料。中国已形成湖北咸宁、湖南 桃源、 安徽六安、广西桂林、 贵州遵义、江苏苏州 吴县等集中种植桂花的地域。

由于"桂"与"贵"同音人们相信桂花是"富贵树"各地对其进行炒作,一棵树最多的能卖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小树苗也能卖到几块钱不等.

桂花传说

(一)桂花酒

传说古时候两 英山下,住着一个卖 山葡萄酒的 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汉子,看样子是个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还有点气息,就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个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仙酒娘子为难了,常言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果不出所料,关干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后来,人家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一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眼,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上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这瘫汉子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这事一传开,远近都来索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种下,很快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无限荣光。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使他感到难堪,从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 大仙,才把桂子酒传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 桂花酒。

(二)丹桂

传说好久好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发了一场瘟疫,人都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们用各种方便都不见效果. 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 上山采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正赶回西天过 中秋佳节,这天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的树,也叫桂花,开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挂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月宫摘挂。

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还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可要上到挂榜山顶要过七道深涧,上七处绝壁悬岩。最少需要七天七夜,可时间不等人,过了八月十五,错过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又要等一年。长话短说,这个吴刚花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见着这天外之物,好不高兴,他就拼命的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于是人们都说,这哪是河水呀,这分明就是一河的比金子还贵的救命水,于是人们就给这条河取名为金水。后来,又在金字旁边加上三点水,取名”淦河”。

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十五大集会,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这时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于是派差调查。差官到月宫一看,见月宫神树、定宫之宝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都落到了人间的“淦河”里,就报告给了玉帝。玉帝一听大怒。你要知道,玉帝是最喜欢吃月桂花做的月饼了的,一树的桂花都没了,他就吃不成月饼了,于是就派天兵天将将吴刚抓来。

吴刚伐桂

吴刚抓来后,把当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对玉帝说了。玉帝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心眼里敬佩这个年轻人;可吴刚必竞是犯了天规,不惩罚他不能树玉帝的威信。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于是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这样吴刚长年累月的砍,砍了几千年。吴刚见砍树不倒,思乡思母心切,于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丢下一支桂花到挂榜山上,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于是挂榜山上都长满了桂花,乡亲们就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

再说吴刚同村有个叫嫦娥的姑娘,和吴刚是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自从吴刚上月宫之后,她都一直照顾着吴刚的老母.直到老人辞世。吴刚、嫦娥相隔 天上人间,相思之情与日俱增,吴刚砍不到桂花树不能回来,嫦娥也隔着天地,不能前去与吴郎相会。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带着她的七个女儿到挂榜山下的鸣水泉洗澡,嫦娥看到了,偷偷的拿了七仙女的 回天仙丹,拿回家去吃了,带上她的玉兔,上天和吴刚相会去了。

这七仙女没了仙丹回不了天庭了,只有等她的姐姐们三天后再来洗澡时给她带来,才能上天。你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在这三年里,七仙遇上了 董永,于是就有了众所周知的那个动人故事。

文化底蕴

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冷,庭前屋后、广场、 公园绿地的片片桂花盛开了,在空气中浸润着甜甜的桂花香味,冷露、月色、花香,最能激发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农历八月,古称 桂月,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中国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许多诗人吟诗填词来描绘它、颂扬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月中的宫殿,宫中的仙境,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也正是桂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桂树竟成了“仙树”。宋代韩子苍诗:“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 李清照称桂花树“自是花中第一流”。近代,经群众性评选,桂树一跃登上10大名花的宝座。

桂花的名称很多,因其叶脉形如圭而称“圭”,因其材质致密,纹理如犀而称“木犀”,因其自然分布于丛生岩岭间而称“ 岩桂”,因开花时芬芳扑鼻,香飘数里,因而又叫“七里香”、“ 九里香”。

桂花属木犀科木犀属植物。原产中国西南、 华南及 华东地区,现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有野生资源,尤以成都、武汉、 南京、桂林、杭州、苏州等城市栽培最为集中。淮河流域黄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淮河以北地区,桂花露地越冬有困难,一般采用盆栽,冬季移入温室或冷窖中越冬,以保其正常生长。

桂花在日本、印度均有栽培,自1771年中国桂花经广州、印度传入英国,之后便迅速扩展,现今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普遍栽培,成为重要的香花植物。

桂花有的结果,有的不结果。一般第二年4—5月核果成熟,用其播种,一般要5—6年才开花。无性繁殖用枝条扦插、嫁接、压条可以当年开花。

宋代记载:“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指出其开花的基本规律: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月圆时,桂花盛开,半个月后花凋榭了, 月亮也亏缺了。

桂花喜温暖,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

地区均可露地越冬。

桂花较喜阳光,亦能耐阴,在全光照下其枝叶生长茂盛,开花繁密,在阴处生长枝叶稀疏、花稀少。若在北方室内盆栽尤需注意有充足光照,以利于生长和花芽的形成。

古人对桂花开花的天气条件,有大量记载。唐代 王建在《 十五夜望月》中有“冷露无声湿桂花”, 柳宗元“露密前山桂”,白居易“天将秋气蒸寒馥,月借金波摘子黄”,宋代 陆游:“重露湿香幽径晓,斜阳烘蕊小窗妍”。诗中“冷露”、“露密”说明开花天气要早晚冷凉;“烘与蒸”说明天气还会一度出现较高的温度。这种早晚冷凉、白天燠热的天气既有利于桂树的营养积累,也促使雨露的形成,桂树开花随之加速,苏州人称之为“木犀蒸”。中秋前后天气突然热起来,竟像夏季一样,桂花一经蒸郁,就烂烂漫漫地盛开了。桂花开花既需要一定的湿度,还要有一定的温差。

杭州

杭州用桂花做市花不在于桂花的花型多么美,多么大,而在于更深层次的内涵,桂花是一种有内涵的花。

首先它的香气浓郁,优雅怡人。每当金秋时节桂花开放时,杭州 满城弥漫着桂花香,令人感觉舒畅欢愉。

其次,历代文人墨客对杭州桂花的吟诵数不胜数,可见桂花在杭州的种植也是很有历史的,并且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欢的。

所有在桂花时节来杭州游玩的游客无不为其倾倒,桂花香已经成为了杭州的一种标志。

苏州

苏州市花为桂花。

桂花属木犀科常绿乔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被评为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民间曾广泛流传一段神话:说月中有株桂树,高达500丈。汉朝 河西人吴刚,因学仙不遵道规,被罚去月里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永砍不倒,他终年辛劳,只准在中秋桂花开时才可歇息。 毛主席所吟的“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是对这故事生动的润饰。历代民间皆视桂花为吉祥之兆。举凡中榜登科,仕途得志被称为“折桂”。对获得殊荣者则誉为拥有“桂冠”。广西有些少数民族的青年男女,还喜欢用桂花赠予意中人,以表倾慕之情,故有“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结终身”的谚语。

汉中

公元前206年, 萧何兴水利,事农桑,辅佐 刘邦开创汉室基业,在汉中留下许多遗迹, 圣水寺 汉桂即其一。圣水寺院中的桂花树相传萧何亲手所植,故而“汉桂”。汉桂以其美丽婀娜的婆娑树影和清爽可人的幽幽芳香,备受人们的青眯和喜爱,2000年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树”,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

此外,桂花还是 宿迁市、 合肥市、 泸州市、 桂林市、 南阳市、 马鞍山市、 衢州市、 广元市、 六安市、 中山市的市花。

苏州桂花公园

建成于1998年10月,占地16.5公顷,位于苏州古城的东南隅,毗邻蓬勃发展的 工业园区。东面与 古运河相拥,南面绵延数里环抱在郁郁葱葱的 姑苏城城垣和 大运河的绿水旁,是苏州市环 古城风光带建设的重点景观之一。沿 运河南部建有古城“蛇门”及二百十八米长的姑苏水陆城楼,二公里长的蜿蜒曲径沿运河穿梭在茂密的柳荫 绿岛树林中,草坪宽广,自然舒适,充分显现了江南城市 水乡的特色,是市民休闲、散步、观景的最佳去处。

桂花公园是以苏州市的市花“桂花”命名。园内花灌木常绿植物为主,品种达260余种,其中不乏名贵稀有树种。尤以桂花树种为特色,园中桂花品种之丰富,数量之多,居国内首位。为国内桂花品种收集和种植数量最多的专类园。为了建成桂花品种专类园,支持“桂花品种国际登录权”工作的开展,在 南京林业大学向其柏教授和藏德奎教授的指导、帮助下,公园里组织人马南下 上海、杭州、 浙东、 浙西,远赴四川东南部十几个县,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寻觅到一些久闻其名而无缘相见的知名品种,如九龙桂一串红和雪桂等,这些品种除桂花公园有一定量保存外,别处均不多见。

到目前为止,国内经桂花分类专家向其柏和 刘玉莲记载的桂花品种有62个,其中桂花公园收集的品种就有50个,分属四季桂类和秋桂类两大类和四季桂、银桂、金桂和丹桂4个品种群。

附近公交车站:261路 游5路 935路 27路 28路 39路 游4路 长线游4路 游2路 933路 5路 309路 308路 1 路 103路 102路 101路 529路 55路 811路

中国桂花之乡-湖北省 咸宁市 咸安区(原咸宁县、县级咸宁市),咸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的东南部。东南与江西的 瑞昌、武宁、 修水接壤;西南与湖南 岳阳交界;西北至东北与 荆州地区、 武汉市、 黄石市、 黄冈地区相邻。全区黄辖咸宁、 蒲圻、 通城、 通山、 嘉鱼等县(市),总面积1263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80万人

咸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 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 阳新、通山等地已发现新石器时代古遗址。汉、唐时期,已有了较为发达的经济文化。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工贸城市、 京广铁路、107国道106国道和 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版图面积1502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高达54%,素有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

咸宁市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载,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诗人屈原途经咸宁写下了“奠桂酒兮椒浆”、“沛吾乘兮桂舟”的美妙诗句。500年前民间就有酿制桂花美酒的传统。

咸安现存少量千年古桂。咸宁桂花在种植面积、品种数量、古桂树量、桂花产量、桂花质量和桂花苗木等六方面均位居全国第一。我市桂花品种数量、古树数量、基地面积、鲜桂花产量、桂花品质等五个主要资源指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全市6县市区45个乡镇分布有桂花,拥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种群,近三十个桂花品种,现存地径5厘米以上桂花150万株,折合面积5万多亩。特别是全市百年以上古桂达2000株,占全国2200株的91%。

1963年、1983年国家先后两次命名咸宁为“桂花之乡”;2000年,国家再次命名咸安区为唯一的“中国桂花之乡”。我市以无可争辩的资源优势,先后赢得了全国性的众多荣誉。据桂花专题调查显示,与1999年同比,桂花面积、产量、产值、税收和提供农民纯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桂花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咸安区被 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级苗木花卉基地。

咸安桂花产品已远销日本、 美国、 欧洲和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玫瑰香,茉莉香,比不过江南桂花香”,浓郁的桂花风情孕育出具有鄂南特色的桂乡文化。一部《天香桂花传奇》演驿的桂花的传奇故事,一首《江南桂花香》使咸安的桂花香遍大江南北。

《 鹧鸪天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品桂》清.张云敖

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

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 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夜牵情》 宋.朱淑真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谁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朱淑真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

《桂花》宋.吕声之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秋, 果若飘来天际香。

《东城桂》唐·白居易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宋·朱熹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采桑子》 李纲

幽芳不为春光发,

直待秋风,直待秋风,

香比余花分外浓。

步摇金翠人如玉,

吹动珑璁,吹动珑璁,

恰似瑶台月下逢。

枝头万点妆 金蕊

十里清香,十里清香,

介引幽人雅思长。

玉壶贮水花难老,

净几明窗,净几明窗,

褪下残英簌簌黄。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长沙寺桂花重开 陈与义

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石门游侠:

金樽有何用?伐桂赠予谁!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朝诗人宋之问灵隐寺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明代边贡《嫦娥》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唐朝白居易《 忆江南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唐朝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芙蓉泣露坡头见, 桂子飘香月下闻----虞俦《有怀汉老弟

[二]

刘禹锡的“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苏轼的“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 翛翛荔子然”。还有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清人张云敖的绝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颂桂的诗句虽多,但是触景伤怀的也不少,如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桂属于樟科 非木犀科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5-9-7 05:18 , Processed in 0.208242 second(s), 15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