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桂花的散文

01
  桂花

  又到了万点黄金,幽香闻十里的金秋。桂花,确实是惹人喜爱的一种植物,宋朝诗人赞桂花:“人间植物月中根,碧树分敷散宝熏。自是庄严等金粟,不将妖艳比红裙”宋词又赞:“人间尘外,一种寒香蕊。疑是月娥天上醉,戏把黄云挼碎。”这些诗词太美了,看着诗词有种被桂花熏醉了的感觉。

  这些诗人赞的都是南方的桂花,只有南方才有大片桂林,才有那些描写桂花雨的情景,而北方很少看到桂树林,即便是单株的桂树也很少,在青岛地区,我是在公园里才能看到桂花,长得也不高,成灌木状,其他地方是见不到的。单位里有个年轻女同事,我问她喜不喜欢桂花,她居然一脸茫然,不知什么是桂花,可见北方桂树之少。

  颂扬桂树的诗词和传说都和月宫、嫦娥、玉兔有关,杨万里的诗:“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诗句很美,让人充满幻想,又好像看到满山桂树,花香扑鼻而来。白居易也说桂花是从月宫来的:“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我们的古人想象力,更胜一筹。

  桂树、桂花又往往和食品连在一起,桂皮是中药,也是调味品,桂花更是食品的重要调味品,在桂花盛开的季节,南方很多家庭都会储藏桂花,用桂花做桂花饼,味道美极了。桂花也可以酿酒。毛泽东的诗词有一句:“吴刚捧出桂花酒”,这桂树和嫦娥、月宫这么多牵连,无形中这桂树也充满神秘,大概其它任何花卉和植物也比不上桂花这么多优美传说。

  桂花因与“贵”字同音,仕途得志,金榜题名,谓之“折桂”,“蟾宫折桂“是一句成语,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围绕蟾宫折桂,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红楼梦》里多处提到了这句成语,更有多处对中秋桂花的描写,第七十六回:“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又:“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在其它章回里,也有对桂花的描写,在所有名着里,大概《红楼梦》是描写桂花最多的着作,这些描写,流传千古,给人们留下美妙想象。

  这么多描写桂花的诗词、文章,其中不乏精品,这些作品都是与月宫、嫦娥传说有关,或与食品、酒有关,再不就是用在化妆品上,像桂花油,是女性用的很好的一种化妆品。但是没有一首诗词或文章,把桂花和爱情连在一起,用桂花代表爱情,至少目前没看到这样的文章。可我和妻子在谈恋爱时,我曾在公园采了一小包桂花,送给了她,刚刚盛开的桂花,很香,妻子曾把这些桂花放在床头,每天闻着桂花的幽香,幢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进入梦乡。我这种做法,不知是不是用桂花在表示爱情,至少时机选择的是在谈恋爱时。我用桂花表示爱情,看来有点前无古人,用史无前例来形容大概也不过分。

  我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桂花的,十几年前,在集市买来一颗只有筷子粗细的桂花,养了六七年也不开花,好在桂花比较好养,四季常绿,给我了一些安慰。盆栽桂花一定要大肥、大水才能长得旺,另外还得阳光充足,终于在第八个年头的秋天,我的桂花挂了一些金豆,第一年开的不多,也不是很香,我加强了管理,又多施了一些有机肥。第二年,桂花挂的就比前一年多得多,下班回到家,一推门就闻到一股幽香,哦!我的桂花又开了。每年桂花开时,我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会长时间凝视桂花,如痴如醉。用李清照的词赞一下我的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妻子妒忌我对桂花比对她好,我也确实像呵护爱人一样呵护我的桂花,现在我的这棵桂花已经长得像擀面杖一样粗了,年年开花,阳台上已经盛不下它了,真不知该把我的这颗心爱的桂花放到哪里去?!

关于描写桂花的散文

02
  独占三秋压众芳

  啊,香啊,真的好香啊!

  我所居住的这个小区,是个偌大的花园。红花绿草,四季相伴。园里有两棵高大的桂树,一到仲秋,便花香四溢。

  今年,季节仿佛迟了些,到了国庆节桂花才开始飘香。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里黄。”一般的花,其香不是清雅,便是浓郁,而唯独桂花能两者兼有,既清香飘逸,又浓郁致远,因此又有“九里香”的美名,成为花中上乘之品。

  桂花树属于木樨科,为常绿乔灌木。常见的桂花有三种:丹桂,枝多分歧,叶狭小,边缘无缺刻,花香较差,却是一树红霞,重葩叠萼,灼灼诱人,逗人观赏。金桂叶大而厚,叶缘有锯齿,花色黄赤,娇艳绚丽,芳菲满目,香味浓烈。银桂叶小,花黄白或淡黄,如云如雪,清姿雅质,花香稍逊。桂花还有两个出名的栽培变种:一个是四季桂,一种玲珑的小乔木,花白或黄色,香味虽清淡,花期却很长,5―9月可连续开花数次,可作盆栽点缀,美丽多姿。另一种是月桂,春天开花,花小而黄,名字叫桂,同桂花不是一家,属于樟科。桂花在秋季放花两次,色彩缤纷,使美丽的秋光锦上添花。“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看一点,吹得满山开。”诗人咏赞桂花,说它“独占三秋压众芳。”

  桂花在我国栽培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国人对桂花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把它作为吉祥、友谊的象征。战国时,韩、赵两国互赠桂花,以表示友好。桂花是美化、香化园林的重要树种,苏州的庭园里遍种桂花,秋天一到,大街小巷花香四溢。杭州西湖满觉垅一带,满坑满谷尽是桂花,开花时节满山飘香,连那里的栗子也熏带桂花香味。白居易在《忆江南》中,把西子湖的桂花和钱塘江的海潮并列为两大胜景:“山月桂中寻桂子,群亭枕上看潮头。”“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更是桂花香满城了。“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那笔立似的群峰,桂花染金,异彩叠叠;青罗带般的漓江,桂枝拂水,芳香远播。“碧桂之林”随着奇丽的山水而蜚声中外了。石灰岩地区,岩石嶙峋,土壤瘠薄,我国园艺学家为了给桂林满山披上绿装,培育出一种桂花的新品种“石山桂”,它生命力强,能在岩石缝里扎根生长。如今,桂林的叠彩山等许多风景区,已长满了石山桂,成了一片美丽芳香的花海,把锦绣的山城装扮得更加瑰丽。

  “冷露无声湿桂花”,在风清气爽的秋日,置身于芬芳的花园里,这般惬意的生活让人怎不眷恋?

  国庆长假,去公园近郊赏桂闻香,一定是不错的选择!

描写桂花的散文精选

03
  正是桂花飘香时

  不经意间,秋意已无声而来。还看不到落叶飘飞之景,却已经感知了秋的清冷,在日暮之时,该添衣了。

  白天阳光非常的明媚,天高远而去,云白和天蓝得纯净,空气也是如此的清朗,这是个在外旅游的好时节,身心都很舒爽。即使没有去看远方的景远方的色,在我们的周遭的一切也是一样的怡人。

  漫步于校园,漫步于街道,漫步于各个小区,甚至漫步于每个角落,人会忽的动情起来。原来那就是无处不在的桂花香啊。它弥漫到了每个角落,浸润了我们的身心,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多么美妙的感觉。舒畅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灵魂啊。

  如此细小的花开在一些可以庞大的树上。桂花树的叶大,绿得深沉,桂花乳白,有的淡黄色,虽然细小,花开之时却很繁茂。乳白的花配上深深的绿,自然给人另一种美态,那就是一种稳重之美,端庄之美,素雅之美。

  桂花香并不浓烈,却很清幽,香飘万里。在空气里似有似无,让人不停的探寻,探寻那最浓之处,最浓之处却仍是清雅。也许这就说几乎所有的人爱她的花香的原因,因为她不咄咄逼人,在无声无息之中,潜入你的鼻息,让你心平气和的接受并喜欢。

  正是这花香的扑鼻,才上我从尘世里回到这美丽的大自然身边。暂时的,脱离很多的凡尘俗世。身处俗世,我们无法让很多东西置身世外。我们会烦忧很多的东西,我们会沉沦于许多的是非。我们不得不做许多我们不愿意不喜欢的事情。不仅仅因为我们懒散,更是因为我们不得不生活。为了生活,为了子女,为了我们背负的责任,我们不得不在非常劳苦的时候还得劳苦。累了我们还得再累,不能停下。

  上苍还是爱护我们的,它让我们在劳累,也给了我们许多的美好。给了我们手让我们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给了我们舌头和嘴巴,享尽人间美味;给了我们眼睛,去看到这个世界无穷尽的美丽;给了我们鼻子,让我们闻到这么醉人的花香。

  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泊

  热情热心换冷淡冷漠

  任多少深情独向寂寞

  人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

  不管世间沧桑如何

  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

  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这是台湾电视连续剧《八月桂花香》的主题歌,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到了这个季节我就想起这首歌。这是一首很抒情的歌曲,唱出一丝惆怅,一丝淡淡的愁,歌者是罗文,他以一种很祥和安静的心态来唱,唱出来的感觉已经不再悲戚,却有了一种深情在里面。也许这就是岁月的声音,不管世事沧桑如何,唯有桂花香暗飘过。

  岁月无声人无语,桂花亦无语,却有那沁人心脾的花香轻轻的飘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美好之处,这就是人生的动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