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玉林再也不是唯一的百香果基地,什么地方改变这个局面呢? ...

2018-9-25 06: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4| 评论: 0

摘要: 玉林百香果2018-07-23 14:49:082017年,省农业厅印发《2017福建省种植业工作要点》,要点明确,要把百香果培育成为福建特色新产业,打响福建百香果知名品牌。本期小编要推介的是水果界新贵——百香果。近年来,百香 ...
玉林百香果 2018-07-23 14:49:08

2017年,省农业厅印发《2017福建省种植业工作要点》,要点明确,要把百香果培育成为福建特色新产业,打响福建百香果知名品牌。

2017年玉林再也不是唯一的百香果基地,什么地方改变这个局面呢?

本期小编要推介的是水果界新贵——百香果。近年来,百香果因其独特的风味及高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青睐。可观的经济效益、较低的种植难度,激发大量果农投身这一领域。具有天然气候优势的福建、广西等省份,成为国内百香果的主产区。

今年2月底,省农业厅印发《2017福建种植业工作要点》,百香果为重点提及的对象。按照计划,我省将重点突出发展百香果,志在打响福建百香果品牌,将其培育为特色新产业。上月初,福建省农学会百香果分会在福州成立,还举行了百香果产业论坛。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福建便开始大规模引种百香果,并在闽南地区发展百香果种植与饮料加工业。但囿于市场接受度等限制,这项计划最终无疾而终。沉寂多年后,重出市场的百香果,有了发展新动能。但要做大做强这一产业,绝非扩大种植规模这么简单。

2017年玉林再也不是唯一的百香果基地,什么地方改变这个局面呢?

百香果复出,成市场新宠

最近,漳州市龙文区西番莲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施工。这一片区,曾是漳州市西番莲饮料厂的厂区所在地。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漳州投资50万元投建西番莲饮料生产线。但最终,西番莲饮料未如期走向市场。

西番莲是当时国内对百香果的普遍叫法。

福建引种西番莲的历史可追溯到1937年。很长一段时间,西番莲在福建处于零星种植状态。1987年,国务院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开发办公室,将西番莲列为我国南方重点开发的作物之一。从那时起,西番莲作为一种可用于出口创汇的饮料作物,开始在福建大面积发展。1988年,由国家农业部立项,漳州市农垦局下属多家国有农场承担西番莲种植及加工项目,经费200万元。1990年,福建省热作所曾就全省西番莲产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年加工能力近万吨,集中分布于闽南的南安、同安、漳浦、南靖等地。

但茎基腐病等病害的大面积爆发,让果农备受打击。“当时,漳州农垦系统下的五六个国有农场,引种的多是紫果种西番莲,对茎基腐病的抗病力不强。”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所长郑开斌说,1988年,该所开始参与西番莲茎基腐病研究,“不少农场的西番莲因染病连片枯死”。很快,科研部门做出了西番莲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并给出综合治理方案。但福建百香果产业,依然未如预期中做强做大。

市场不认可,是其主因。“西番莲口感偏酸,被认为会‘刮油’,与那个年代的消费理念格格不入,销路无法打开。”长泰县农业局陈秋文见证了百香果短暂的热潮,“最高峰时,长泰古农农场通过水泥柱搭大棚,种了数千亩,但长期无人收购,逐渐抛荒。”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后,西番莲消失在福建农业版图中。近几年,西番莲重新进入消费者视野。如今,西番莲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百香果。

“百香果富含维生素、超纤维和蛋白质等上百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具有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排毒养颜、防治高血压等功效。”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园艺中心主任何炎森表示,随着黄金果、台农一号、满天星等品种的引进,百香果开始在国内市场风靡。

行情看好,百香果产销两旺

市场的追捧,很快反馈到生产端。来自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3.6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眼下的百香果热,有其市场动力。

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的测算结果显示,正常年份,百香果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目前,百香果市场零售均价约为每公斤20元。高优新品种表现更好。以黄金果为例,每公斤零售价超过30元,批发价20元以上。每亩综合生产成本仅为2000元左右。

“百香果当年种植,当年结果,多批开花,长期挂果,对土质要求低,自花授粉,容易管理。”在何炎森看来,福建大部分地区可种植百香果,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好项目。

当前,百香果种植被我省不少地方视为精准扶贫的项目。林阿发是漳州市长泰县陈巷镇新吴村村主任。今年,他将自家30亩香蕉地改种百香果,以此示范带动村民参与。

目前,在新吴村官陂自然村,百香果种植规模有望超过百亩。此前,官陂的支柱产业是香蕉。“以前,40多户人家种了上千亩香蕉,年收入200多万元。这两年,香蕉行情走低,加上前年霜冻打击,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林阿发表示,村里一直在寻找新项目。去年,4个农户引种了50棵百香果。尽管深受莫兰蒂台风影响,产出依然不俗。有一户,台风后仅存四株百香果,最后通过电商卖了近2000元。

百香果正成为我省不少地方的重要产业。2005年,新罗区开始发展百香果。10年后,其种植面积4000亩左右。2015年,新罗区制定了《龙岩市新罗区百香果产业发展规划》,计划用5年时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5万亩。为此,新罗区配套了苗木补贴、加工补贴、认证补贴等一系列产业政策。

丰产增收,有待完善技术体系

对于百香果产业,当前业界普遍认为前景可期,大有可为。但其产业化之路,尚有瓶颈亟待突破。

好种,是果农对百香果的第一印象。不少说法是:“管理粗放简单,房前屋后、水田坡地都能种植。”但在郑开斌看来,尽管百香果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对病害也早有应对之策,但并不意味着毫无风险。

“无论是嫁接苗还是扦插苗,第一年大多表现良好,第二年就容易出现根腐、茎腐、炭疽病等问题。”何炎森举例称,龙岩一家百香果种植大户,第一年盈利百余万元,第二年因植株染病全军覆没。

上述问题并非无解,关键在确保苗源品质,做好场地消毒、种苗脱毒工作。

台商林器特在长泰投资已近20年。2015年,他在长泰岩溪镇种下近300亩百香果。最初,他从龙岩采购果苗,但第一年就遭遇了枯萎病、茎基腐病等问题,当年亩产不足750公斤。第二年,林器特从台湾引进脱毒种苗,并请专业农技人员嫁接。“台湾广泛采用百香果种苗脱毒技术,并有专门机构提供种苗检测服务,以保证种苗安全无毒。为降低感染风险,台湾果农每年都要翻根、种新苗,成本虽高,但风险大大降低。”林器特说,精细管理让台湾百香果亩产量普遍可达2500公斤以上。

郑开斌建议,发展百香果产业应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并指导果农按标准生产。

在这方面,新罗区已有尝试。当前,新罗区正计划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共建百香果国家标准化研究基地,共同编制《百香果质量分级》《百香果产地环境要求》《百香果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百香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

提升品种创新能力,同样迫切。“市场上品种更新换代迅速,不同品种价格悬殊。”林器特表示,目前市面上受热捧的黄金果,每公斤市场零售价比常见的紫色果高近十元。但目前,本土品种创新较少。

即便是研究百香果多年的亚热带农业研究所,除了收集保存了12份国内外优良百香果品种资源外,鲜有品种创新。目前,我省仅有龙岩上报的福建百香果1号、福建百香果2号通过省级品种认定。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强百香果种业工程建设,并配套统一的种苗繁育基地,为农户供应安全无毒的优质种苗。

培育产业链,构建百香果生态圈

市场利好,加上地方政府力推,百香果产量将在短时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业内人士担忧,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市场或将无法消化,果贱伤农的情形难以避免。

“发展百香果产业,不能一味扩大种植规模,要提前预估潜在的产销矛盾,重点提高与种植业相配套的深加工水平,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福建益果食品有限公司李文辉表示,目前,百香果以出售鲜果为主,辅之以鲜榨果汁以及餐饮业的调味应用。从事百香果深加工的从业者相当有限。在漳州,市域内仅有益果公司从事百香果果脯开发,以及福建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从事百香果饮料生产。

究其原因,一方面,眼下百香果鲜果市场价格水涨船高,果农缺乏动力与加工企业合作。高昂的原料成本,加之分散、零星仍是省内百香果种植业的主流,深加工企业发展障碍重重。康之味表示,虽然百香果饮料市场欢迎度很高,但产品仅仅覆盖到省内少部分区域。目前,囿于原料供应不足以及原料品质不可控,产品生产停滞。

另一方面,百香果深加工还面临着技术掣肘。“目前,市面上没有专门的自动化百香果削皮机,全靠人工削皮,一天一个雇工削不到5公斤。”李文辉表示,目前,生产百香果果脯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二。因此,虽然市场上供不应求,但公司去年仅加工了不到50吨百香果原料。

李文辉建议,我省应重点扶持百香果加工企业,引导其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体系,打通百香果产销链条,保证种植与加工两端不脱节。百香果除了果脯、果汁等加工用途,在医药生物等高附加值领域,同样大有前景。譬如,百香果果壳可用于提取果胶、医药成分。科研机构应开展技术研发,并进行成果转化。

线上销售正成为百香果的重要市场渠道。这对储运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跨地域销售的百香果大多七八分成熟度时就要采收,比起九分以上熟度的果实,口感品质差异大。”龙海市农业局经作站站长林为民认为,百香果电商发展有赖于完熟采收等技术的突破,保证其能在充分成熟的条件下进行远距离运输。

构建百香果产业生态圈,还需拓展更多应用场景。由于百香果形态奇特,已经广泛运用于城乡庭院绿化造景。更多的业态正与其融合。今年,林器特的计划是成倍扩大百香果种植面积,并导入休闲农业,提供采摘和观光服务。

为更好促进这一新兴产业发展,3月6日,福建省农学会百香果产业分会成立大会暨百香果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研讨会吸引了全省各地近百名百香果产业的种植户和企业人士参加。会上,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韦晓霞、福建省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潘葳、龙岩学院闽西食品研究所所长石小琼、台湾南投县埔里百香果生产合作社理事主席吴记等围绕百香果产业发展、栽培技术与管理等作主题讲座。石小琼表示,福建发展百香果产业具有气候、技术、品种等优势,发展该优势产业需要建设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建立百香果种植、加工的技术交流互助平台;加强政策支持、引导;进一步开发休闲观光特色体验项目等。

2017年玉林再也不是唯一的百香果基地,什么地方改变这个局面呢?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加工研发合作协议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百香果因其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产出快,深受消费者和农民的喜爱,在我省已有十年的种植历史。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综合加工利用不足、病虫害防治等难题。当前,我省提出要把百香果培育成为福建特色新产业,打响福建百香果知名品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省成立福建农学会百香果产业分会。“分会成立后,我们将积极调研了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难题,向政府建言献策;利用专家资源,开展产业科学研究,加强种植技术、品种引进、还有深加工的开发利用;加强品牌建设、标准制定,进一步打响福建百香果的品牌。”分会会长吴唐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福建省农学会会长、福建省农学会百香果产业分会顾问马国林表示,发展百香果产业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都有重要意义,分会将为推进百香果产业标准化生产、提升百香果质量,实施品牌战略提供支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4-5-19 05:31 , Processed in 0.074108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