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观察丨春田花花、运河文化,和乡村振兴那些事儿

2024-4-7 14: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 评论: 0

摘要: 越观察丨春田花花、运河文化,和乡村振兴那些事儿潮新闻 记者 王佳2024-04-07 08:16全网传播量1万四月,春意盎然,浙东运河两岸进入高颜值时节。随着第五届鉴湖湿地油菜花节、第28届吼山桃花节在绍兴越城启幕,千亩 ...
越观察丨春田花花、运河文化,和乡村振兴那些事儿
潮新闻 记者 王佳2024-04-07 08:16全网传播量1万


四月,春意盎然,浙东运河两岸进入高颜值时节。

随着第五届鉴湖湿地油菜花节、第28届吼山桃花节在绍兴越城启幕,千亩花海扮靓运河畔,迎来一波波游客。群花绽放的,不仅是当地文旅的“金名片”,更是保护利用运河文化的新生机。

从高空俯瞰,一条蓝绿色绸带穿梭在金粉色花海,灵动蜿蜒。若将视线延长,沿线众多乡镇村庄与运河相伴相生,如同一颗颗明珠散落其间。因水乡著称的绍兴,如何以运河文化激发村庄内生动力,最大化赋能乡村振兴?如何让沿岸文化与世界遗产有机联结,发出耀眼光芒?



好风景,文化来加持

春暖花开,浙江各地乡村赏花节热闹登场。但也有网友笑言出现了有花却无“灵魂”的怪象,“没有文化底蕴,旅游‘魂不附体’,留不住人。”

光有好风景还不够,配上好文化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八方来客。位于浙东大运河“精华段”的陶堰街道很早便意识到这一点,早早开始谋划。

潺潺流淌的运河穿过陶堰境内7个村落,沿线有白塔寺、泾口大桥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去年,街道编制了一套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浙江绍兴陶堰段)沿线保护整治方案,计划依托运河文化优势,激活沿线村落文旅资源,将整个街道打造成为承载运河记忆的“博物馆”。

从街道层面编制运河沿线规划,在绍兴还是第一个。



陶堰自古便是鱼米之乡,水域面积占街域面积24%。倚靠绿水青山,两岸民众在此安居乐业,众多历史名人在此休养生息。如今,游客通过各类短视频推介来到这里,除了赏花游玩,还有沉浸式触摸历史文脉,感受当地居民原生态的水乡生活。

历史的画卷在眼前铺开。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自吴返越,开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时期,先令范蠡筑成了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又采纳计倪建议,兴建了包括山阴故水道在内的一批水利工程,这在越国政治军事、生产生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灭吴雪耻创造了条件。

“山阴故水道是大运河历史最久远的河段,没有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傅峥嵘表示,运河以北为集镇,是一条历史文化发展长廊,运河以南为湿地,是一片自然生态景观带,要做好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两篇文章,发扬渔耕文化、黄酒文化等,打造更多水上文旅项目。

借助运河文化,结合千亩花海等自然景观,以及泾口大桥、邵力子故居等多处文物保护点,当地推出多条网红游线。仅两个周末,湿地油菜花节便吸引游客1.3万余人,促进园区内消费超6万元。



琴音袅袅,拨动运河千年文脉。眼下,陶堰街道白塔村正以曲韵文化为特色进行改造提升,一段鲜活的历史将以新面貌重回大众视野。据《旧志》载:嵇康善琴,过白塔宿传舍,遇古伶官之魂,而得《广陵散》曲。

“我们对禅关、传舍、茶山等具体文化场景进行考证,计划打造白塔传舍、茶香幽谷等重点项目,还原嵇康在千年前的山水足迹和心灵栖所。”华汇集团设计公司高级总监邵锋介绍,接下来会引入嵇康广陵散文化研学、琴茶文化体验、度假休闲等业态,将历史场景融入现代生活方式,让市民游客重温魏晋名士风骨。

推动优秀传统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白塔村的生命线,随着碧波荡漾的运河水,向着更为广阔的新空间延伸。

运河水,宋韵在流淌

运河沿线,最为诗意盎然,莫过于坝头山村。

位于越城区皋埠街道吼山脚下的坝头山村,是陆游祖居所在地。村里一半以上人口为陆氏后裔,村内留有宋代古井、陆氏宗祠遗址、陆家桥、放翁石螺等众多遗迹。行走在村内,仿佛看见这位爱国诗人在提笔挥毫,凉亭立柱、景观小品目之所及之处,留下了其一生的经典诗作。



坝头山村。图片来自越城文旅

如何让陆游文化从历史走进生活?这些年,皋埠街道深挖宋韵文化,以坝头山村为核心,西湖岙村联动,吼山村参与的模式,带动村民参与,联片打造农文旅IP“陆游的乡村世界”,还建成了陆游文化中心、陆游书院、放翁越宴等十多个文旅节点,加快形成宋韵诗意村庄、红色爱国村庄、人格培育基地和美学生活基地。

为了让“陆游的乡村世界”更具乡味,坝头山村推出“爱国之林·放翁百果园”公益打造计划,众筹果树种植,再现陆游笔下迷人的养生花果山。这项计划发出后,陆游的爱国情怀引起广泛共鸣,学校研学学子、党建活动团队等纷纷加入果树认领和种植队伍,在运河畔种下满富诗意的希望之树,静待金秋硕果累累时。



“爱国之林·放翁百果园”活动

在大运河边品宋韵,别有一番风味。宋代是浙东运河的巅峰时期。南宋时期,浙东运河因连通了临安与绍兴、明州等地,成为物资运输的黄金通道。彼时,陆游泛舟运河,多有“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镜湖”等精妙诗句。

眼下,吼山桃花开得热烈。古运河支流沿桃林穿越吼山风景区,水网曲折,如世外桃源般,令人心向往之。脑海中不由浮现八百多年前,放翁趁兴吟诵“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的画面。据相关统计,陆游赏桃诗近60首,足迹遍布稽山镜水。

去年,吼山风景区出台规划,核心区将从0.36平方公里扩大至3.01平方公里。计划与宋六陵“抱团”连成片,打造吼山胜境、桃源水乡和雾连皇陵项目,形成融合山水景观、田园风情、考古遗址于一体的综合景区。未来还考虑将桥西村、桥东村改造为特色古村落,为景区提供休闲度假、文化宣传等服务,推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事实上,运河两岸还蕴藏着古桥、台门、戏曲、非遗等丰富文化资源,与涟涟碧水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绍兴段风貌,值得细细品味。

串明珠,乡村有“运味”

运河,不仅是一条自然地理上的水脉,更是一条带有精神属性的文脉。如何将运河沿线散落的“明珠”精细打磨,连成一片片点亮乡村振兴的风光带,其他城市也在探索新路径。

北京通州地处京杭大运河北端点,沿线村镇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发展。这些年,通州依托特色文化赋予乡村振兴新活力,串起大运河主题村落带,探索运河版“古村落综合体景区”,成果频频“出圈”。

如漷县镇张庄村发展非遗“运河龙灯会”,利用闲置库房建成大运河龙灯文化博物馆,吸引年轻人学习舞龙、传承技艺,推动村落快速“出圈”;宋庄镇平家疃村挖掘抗日英雄人物与运河故事,打造红色旅游示范村;西集镇沙古堆村凭借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发展樱桃产业,打造运河民宿集群……



非遗“运河龙灯会”,图片来源于北京日报。陈强摄

对于激活运河周边村落的“水韵”动能,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罗国海认为重在突出自身特色。“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他表示,村庄要在保护中发展,通过“微改造”精雕细琢,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自然景观和独有的文明传统,将灵动的山水和各具特色的乡村巧妙结合,打造更具魅力的“诗与远方”。

“皋埠、陶堰、樊江三条老街作为浙东运河绍兴段沿线传统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区域,是运河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的重要构成。”绍兴市政协委员金伟国提议,根据三条老街不同的资源内涵,对老街进行保护、整修,对打造彰显运河古韵、展示多样运河村落的文化面貌有着重要意义。

“绍兴有丰富的资源和动能,希望利用文化遗产小道的这种形式,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示范,推广到世界各地。”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版主编齐欣认为,遗产小道将“点”连接成“线”,在大运河遗产范围内逐步全线连通的体验线路,不仅有利于理解运河文化遗产价值,还能促进多个村庄联动、引流,为沿岸文旅体验开创新路。



从古奔流至今,运河的身姿依旧鲜活而灵动;一个个古老的村落,也在运河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的滋养下焕发生机。可喜的是,总投资390亿元的浙东运河越城段保护传承利用项目整体方案出炉,谋划制定“1+3+10”实施路径,将东段、中段、西段联动打造主题特色,全面实施运河沿线环境提升、生态修复、遗迹保护、文化挖掘、城乡融合等,擦亮运河文化长卷。

随着一条条政策规划的发布、一个个文旅项目的落地,绍兴的乡村正加速蝶变、反哺运河融入发展血脉,让这条流淌千年的玉带更加耀眼动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4-5-6 01:12 , Processed in 0.084165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