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这个小山村,登上浙报头版头条!

2024-4-7 14: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 评论: 0

摘要: 安吉这个小山村,登上浙报头版头条!2024-04-06 10:50:21|5333 | 编辑 周飞燕今天,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小山村 正青春 ——安吉夏阳村人才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的故事》,报道安吉夏阳村人才与乡村振兴“双向 ...
安吉这个小山村,登上浙报头版头条!
2024-04-06 10:50:21|5333 | 编辑 周飞燕

今天,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小山村 正青春 ——安吉夏阳村人才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的故事》,报道安吉夏阳村人才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的故事。



全文如下


小山村 正青春

——安吉夏阳村人才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的故事

一个小山村,为何能登上顶尖的行业博览会?

3月下旬,在2024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当众多非遗文创、旅游线路、美食小吃、酒店宾馆推介者付出金额不菲的费用进场参展时,一个名为夏阳的浙江村庄,却“豪横”地免费拥有超过200平方米的“乡村样板间”。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主办方“求”来的。在两次拒绝参展后,主办方代表亲自到村里相邀,才用诚意打动夏阳村参加这场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参展商、吸引超40万观众的博览会。

在上海举办的世界性展会,再三邀请一个浙江小山村,背后是这些年夏阳村的飞跃发展。2020年以前,夏阳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乡村,各项经济指标在孝丰镇里排名倒数。而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国内知名的“网红”露营打卡地——2023年,仅“小红书”一个平台,带“小杭坑”关键词的乡村露营营地笔记点击量就超过2300万,前来村里露营的游客超过15万人次。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是谁赋予了村庄“魔力”,让它能在短短3年间迅速崛起?

深山里的村庄如何摆脱平庸

年轻的村班子带来新理念

从安吉县城出发,驱车近一个小时,沿着长长的盘山公路,转过一弯又一弯,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浙皖交界处的孝丰镇夏阳村。

和其他不少地处大山深处的乡村类似,随着年轻人进城务工,2020年前后,这里面临重重困境:村中五分之四常住人口是60岁以上老人,老龄化、空心化严重;除了种植茶叶和毛竹的产出,没有什么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的年收入将将超过1万元。

困难面前,当时学历最高只有高中、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村两委班子,也在思考破局之法,却迟迟找不到突破口。他们曾想在小杭坑自然村,利用村中水库库尾形成的一片草地发展观光旅游,但水库需要保护水质,不得不放弃。

2020年,村两委换届。发现夏阳村老班子对村庄发展致富有心无力,孝丰镇决定“让年轻人试一试”。他们相中的目标,是村里长大的85后鲍鑫。当时,鲍鑫在一家上市公司担任国际部总监,全家人都生活在上海。接到镇里的邀请,鲍鑫陷入了犹豫:一方面,回村工作会导致收入下降、亲人分离;另一方面,镇里鼓励他放手去干的承诺,加上自己内心对创业的渴望,让他有一些心动。

真正让鲍鑫下定决心的,是镇里领导和村里老书记肖世成的一次次上门拜访。“那年春节,镇里的领导都到我们家来做工作,后来又到上海来劝说。”鲍鑫说,经过几个月的思想斗争,建设家乡的激情胜过了对城市生活的眷恋,他决定回村试试。村里的党员和群众都很欢迎,他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随后,鲍鑫“盯”上了和他一同在村里长大的发小。在杭州干猎头的黎波、从事工程建设的管仁军和在企业担任出纳的晏龙佩,都在他和老书记的“软磨硬泡”下,答应回村任职。再加上熟悉村情的网格员鲍淑颖,5个当时平均年龄刚过30周岁的年轻人,组成了湖州市最年轻的村班子。

思路决定出路,选择决定将来。



“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在绿水青山中做文章。”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黎波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被说服,除了鲍鑫的诚意,更重要的是鲍鑫对村庄的发展思路:想办法在环境保护中吃到“红利”,让村子里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那片水库边上的草地,很快印证了年轻人的想法。村班子带着村民,用了整整两个半月时间,对这片偶尔有游客前来,却从未有人管理的闲置土地进行了清理。令人震惊的是,他们足足运走了57车垃圾。很快,一个剧组上门,在严格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到草地周边取景拍摄,并支付了3000元费用。这让他们找到了突破口:草坪上可以观光、拍摄,而他们可以收门票赚钱!

赚到了第一桶金,还找到了第一个盈利点,年轻的村班子干劲更足,瞄上了“露营经济”。当时,露营已在上海逐渐兴起,不时有一些来自上海的游客特地到夏阳村寻找露营场所。了解到这些,鲍鑫下定决心,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起商议,大家达成一致:坚持“和自然做邻居”,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发展露营产业。

于是,2021年初,鲍鑫、黎波、管仁军扎帐篷、开摆渡车,晏龙佩、鲍淑颖端盘子、洗碗,在小杭坑自然村,夏阳村第一个露营营地就这样建起来了。

不仅如此,鲍鑫在露营达人扎堆的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注册了“小杭坑掌柜”账号。为了打动更多粉丝,毫无剪辑经验的鲍鑫找来网上的教程自学,把村里的老屋改造、民宿建设等场景都记录下来发到网上,并分享基地的日常。村班子几个人还约定,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到“小红书”上搜索“小杭坑”,逐条回复相关评论,了解意见建议,以诚意“刷好评”。高频互动下,“小杭坑掌柜”账号获得了1.7万粉丝,这在当时相对“小众”的露营圈里,已算得上“顶流”!

深山里的小乡村,在年轻班子的运营下,迅速焕发了活力。2021年,夏阳村接待前来露营的游客超过5000人次,村集体收入达到213万元,村民平均年收入也增长了27%。村里的老人说,这些返乡“创业”的后生,以他们曾经难以想象的方式,让这座村庄变得不再寻常。

新业态如何在乡村无中生有

年轻的专业团队打开发展空间

现在打开“小红书”,搜索“小杭坑生态营地”,上面发布的笔记数以万计,表达“种草”意愿、想要前来“打卡”的用户更是不计其数。新兴业态露营,俨然让夏阳这个老年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偏僻小山村,在年轻人中“火出了圈”。



“没有这个营地,就没有夏阳村如今的爆火。”鲍鑫坦承,这些年夏阳发展最大的机遇,就是找到了专业的合作伙伴。

早在营地建设之初,鲍鑫就发现,靠村班子经营,“上限不高”:一是村干部除了营地管理,还有村务要做,精力不够;二是大家都不是专业出身,对于加大品牌营销力度,特别是在营地举行诸如音乐节、篝火晚会等活动,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小杭坑掌柜”在平台上的粉丝量,“小红书”对夏阳村早就有所了解。前来考察后,更是觉得“对胃口”:夏阳村“不搞大规模旅游开发,从环境中找‘红利’”的理念和他们注重环境保护的营地建设思路契合。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看上了夏阳这个年轻村班子的执行力。

原来,早在2021年底,“小红书”有关负责人早已悄悄“潜入”夏阳,体验了这里的营地,虽然满意于村子提供的服务,却对基础设施有些意见:“厕所太简陋了!”当这个意见出现在“小杭坑掌柜”的评论区后,当天即得到了回复:“马上改!”一个月后,当团队再次前来考察时,一个明亮干净的营地厕所,成为他们选择夏阳的关键加分项。

就这样,“小红书”和夏阳村一拍即合,双方合作成立公司,夏阳村以村集体资源资产入股,“小红书”则负责日常运营。这是迄今为止,“小红书”唯一一个线下露营营地项目。根据合作方案,村集体能够通过“保底租金+流水分红+服务经费”的方式获得收益,去年达到200万元;村民也能够通过土地流转租金、项目盈利分红、工作薪金、生产种植产品售卖等方式赚到钱。

一开始,不仅仅是村民,哪怕是村班子内部,都有人不理解:大家自己运营,已经让露营产业蒸蒸日上,何必还要和外人合作?但很快,专业的团队就与乡村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让夏阳人心服口服。“小杭坑”项目运营第一年,夏阳的热度呈现了指数型增长,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旅游收入增长近3倍。

增长从何而来?最直接的,是流量。作为平台方,“小红书”拥有的流量优势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运用流量优势,我们链接各类资源也更为方便。”“小红书”公益文旅总监薛钰琦介绍,通过流量置换,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邀请户外品牌方、露营达人到“小杭坑”营地,举行品牌推广、露营体验等活动,并对发布笔记的用户给予流量倾斜。很快,“小杭坑”的知名度大增,几乎所有长三角露营爱好者都知道了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专业化运营带来的改变,更加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中。一直在营地工作的村民鲍慧,亲身感受到自己管理和专业运营的区别。“如果是我们自己来,搭好帐篷,按照游客需求提供水、充电宝等物资就可以了;但是专业团队还会考虑灯光的亮度、香氛的味道,并提前和游客对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当然,收费也比我们自己运营的时候要高不少。”她说。

更为深刻的改变,是露营这个年轻的产业,牢牢扎根在了古老的乡村。

在一次次对村民的培训和推介后,现在全村最会搭帐篷的,是年近70岁的村民鲍叔,只需几分钟,就能搭好一个;60多岁的李婶,能为游客泡出拿铁、摩卡、美式等各类咖啡;很多村民不单学会了专业的房务清洁工作内容,还会为游客提供拍照、插画等增值服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因为露营这个产业的发展,大山深处的乡村变得活力十足。鲍鑫告诉记者,他们和斯凯奇、伯希和、大白熊、挪客等十多个国际知名户外品牌都展开了合作,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未来围绕露营开展的游学、亲子、骑行、溯溪等各类业态,都将在夏阳村落地、生根,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金饭碗”。

乡村和人才如何互相成就

打造年轻人的向往之地

目前,夏阳村已开发建设10个各具特色的露营营地。2023年,全村旅游收入突破1200万元,直接带动村民户均增收1.8万元,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达300万元。

成绩不错,鲍鑫和年轻的村班子却看到了隐忧:从2023年“五一”假期开始,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出现营地订单下滑甚至倒闭的情况。露营没之前那么火爆了。虽然夏阳暂时尚未受到影响,但如何把流量带来的“爆红”变成“长红”,已成为村班子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转型,刻不容缓。享受过露营带来的红利,村干部和村民早已形成共识:村子在年轻人中已经有品牌效应,下一个产业也应该面向年轻人。

在村民的支持下,村班子有了更进一步的规划,推动村庄可持续发展,就得继续做强露营打响的“小杭坑”品牌,为这个品牌注入更多的业态。

做精做大品牌,是鲍鑫在外打拼十多年的老本行,更是他和村班子心中撬动村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杠杆”。夏阳已经把“小杭坑”注册成为商标,开发出徽章、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同时以“小杭坑”品牌和各类商家展开合作,比如打造滑板、飞盘、腰旗橄榄球等小众运动场地及赛事,依托山地资源开发徒步、骑行路线等,所有运动项目和场所都有“小杭坑”与合作商家的品牌露出。

业态的丰富,需要年轻人的加入。而对年轻人来说,品牌的加持,对他们尤其具有吸引力。对此,村民陶亚琴有着深刻体会。不久前,一家民宿订单渠道的头部企业看上了“小杭坑”的流量,主动出资帮助村民把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并在建成后为民宿提供订单支持。

陶亚琴家就是这个被称作“民宿共富”的项目,首批接受改造的房屋之一。预计今年年底前,她们家的民宿就能正式开门营业。“这样的模式,为我们在村里创业提供了不少便利。我们也会以亲身经历,劝说其他出去的年轻人回农村发展。”陶亚琴说。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了,把村子作为创业的选择。村民彭强将村口自家仓库改建成咖啡馆;在上海开设计公司的韦烨看中闲置农房,签下租赁合同;村民孟正梅将老房子改成民宿:“现在客人越来越多,家里已经有了8个房间,一年收入也有十几万元。”

在鲍鑫的设想中,一个充满活力的乡村,应当是一个吸引年轻人、成就年轻人的平台,是一个人才向往、认同、逐梦的地方。沿着这个目标,夏阳的改变,从未停止。



过去一年,夏阳用一场场活动,吸引着厌倦了大城市“紧绷”状态的年轻人:春天,喜欢写诗的诗歌博主,带着作品“游牧”到了小杭坑各处;夏天,潮流艺术家在草坪上做出了一个“喷人的火山”,吸引几万游客观光打卡;秋天,户外博主在山间骑行、水边徒步、溪涧溯溪感受五彩的风景;冬季,焚火大会在村里举办,年轻人和村民一起吃村宴、野餐,体验露营的乐趣……这些既是城市年轻人乐于参与的休憩方式,也是多少人曾经幻想过的工作生活场景。

90后江西青年周朱敏就是被这样的生活吸引而来的。在四川学设计、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一份工作的他,如今是夏阳村的一名露营管家。工作时在营地服务远来的游子,闲暇时间则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游走在山水之间,再把这里的美景做成攻略分享给有意前来的网友。

他自己形容,他的工作是“在享受乡村野趣的同时,帮助更多人感受‘诗和远方’的魅力”。来到夏阳一年多时间,周朱敏不知道自己的分享和服务给夏阳带来了多少人流和客流,却越发感受到乡村的魔力:只要能够挖掘乡村特色,那充满诗意田园意味的乡村,天生就不缺吸引力和关注度。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有想法又有执行力的年轻人,夏阳村走上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发展之路。这是时代给予乡村的馈赠,更是时代赋予年轻人的机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苏ICP备15013131号-2|苗木市场、湖州苗木、长兴苗木 ( 苏ICP备15013131号-2 )

GMT+8, 2024-5-6 02:09 , Processed in 0.088000 second(s), 14 queries .

 

回顶部